-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用药护理PPT课件
第六药 中药用药护理(第五--八节)
主 要 内 容
第五节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一、毒药的涵义
三个方面:
1、《周礼》谓:“聚毒药以共医事”,这里的毒药为中药的总称。
2、明代张景岳认为:“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这里的毒药指的是药物的性能偏性。
中药毒性的含义:
毒性即为偏性(药性)
以偏纠偏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用之得当即可发挥治疗作用
用之不当则可毒害机体
一、毒的涵义
3、 在本草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毒无毒是指药物对人体有无毒性而言。本节所述侧重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
二、中药中毒的途径
1、经消化道中毒
2、经皮肤中毒
3、经呼吸道中毒
4、经粘膜中毒
三、中药中毒的常见原因
1.炮制与服法不当
2.剂量过大
3.配伍不当
4.体质因素
5.误用误食
6.长期服用
7.盲目用药
四、中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药物用量
2、中病即止,防止长期用药
3、合理配伍,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
4、遵守炮制工艺,注意正确方法
5、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
6、加强健康宣教,防止盲目用药
7、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 测制度。
五、中药中毒的临床表现
中药中毒表现在两方面:
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
中毒反应
药物的毒性作用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
1.消化系统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
3.循环系统症状 4.呼吸系统症状
5.泌尿系统症状
6.中毒性休克
7.其他
六、中药中毒的解救及护理
(一)中药中毒的解救
(二)中药中毒的护理
1、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1)催吐
(2)洗胃法
(3)导泻法
(4)脱离毒源
增加肾脏排泄:利尿剂、改变尿液的酸碱度
方法:
透析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稀释法:静脉输液
解毒法:中和毒性
2、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
若病人烦躁不安、惊厥,可给镇静剂;
若病人出现痰液阻塞,可行吸痰法;
若病人呼吸困难,可采取坐位或吸氧;
若病人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
若病人心律不齐,可用强心剂;
若病人血压降低,可用升压药。
3、支持疗法
(二)中药中毒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饮食护理
3、生活起居
4、情志护理
第六节 中药灌肠法
中药灌肠法——概述
定义 以中药溶液,从肛门灌入肠道,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灌肠法——方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4操作者准备
1、急腹症。2、消化道出血。3、妊娠。4、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根据药物的不同,而相应具有导便通腑、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
中药灌肠法——方法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嘱病人排空大便。
2、测量药液温度,39-41摄氏度,倒入一次性灌肠袋内,挂在输液架上。
3、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注意保暖。
4、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后关闭调节器,轻轻插入肛门约25-30cm,松开调节器,调节滴速。
5、待药液滴完时,关闭调节器,拔出肛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柔肛门部。
6、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中药灌肠法——方法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1、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
2、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影响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
3、药液一次不要超过200ml,灌肠后少活动,以提高疗效。
4、滴入时如液体进不去,可转动肛管或将肛管稍拉出一点,或摇动灌肠液以免药液沉渣闭塞导管。
1腹痛或腹泻不止;2肠道黏膜损伤;3药物过敏
第七节 中药外用法
中药外敷法——概述
定义 是将中药研成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基质调成糊状制剂敷布于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又称敷贴。
中药外敷法——方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4操作者准备
对所敷药物过敏者禁用。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的作用。
中药外敷法——方法
操作步骤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 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厚薄适中。
5.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6. 若为疮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
7. 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移动2018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目考试试卷-历年考试真题.doc VIP
- 基础会计洑建红习题答案(新税率).doc VIP
- 蟑螂防治_六_不同场所蟑螂的防治.docx VIP
- 人民大2023商务英语视听说(第1册)(第二版)PPTUnit 8 Work and Life.pptx VIP
- 医美皮肤美容产品芙语诺专业知识课件.pdf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14).ppt VIP
-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课件》.ppt VIP
- 科研经费管理规定.docx VIP
- 鲁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项目一 清洁与卫生——班级卫生大扫除(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