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窑(定窑系)
宋代定窑(定窑系) 类似于宋代缂丝的方法。北宋早、中期定窑使用匣钵仰烧,器物口沿均有釉,有些器物的底黏附着垫烧的沙粒或支烧痕。后期定窑采用口沿在下的覆烧工艺,因此口沿有“芒”,但烧成的器物都很规整。作为皇室使用的贡瓷上,口沿都包上金、银或铜,更显豪华尊贵,故称之为“金装定器”。 北宋后期定窑发明了覆烧工艺,优点是节省空间,增加产量,节省燃料,降低成本,又不易变形,器底满釉。但缺点是有芒口,故往往以金、银、铜贴在口沿作为装饰,显得豪华贵重,还有双复线刻花刀法,也是定窑所首创。 说明: 高18.5厘米。 这件北宋白釉法螺高18.5厘米。螺壳中空呈螺旋状,两端有孔,锥形顶部细长,上有三道凸起的螺旋纹,螺口盘绕锥体底部,呈不规则喇叭状。螺体表面浅刻水波纹,外罩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造型完全按照天然海螺用手工捏塑而成,比例准确,形态逼真,能够吹出洪亮的声音,充分显示了北宋定窑高超的造型工艺。 法螺是佛教“八宝”之一,也是做法事时使用的一种乐器。此件法螺1969年出土于定州静志寺塔基,现藏于定州博物馆。 说明:高14cm,宽14cm,常34cm。?????? 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龙,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凸起如意头纹。枕身釉作牙黄色,底素胎,耳及脚下有小孔。? 说明: 高8.0公分 口径7.6公分 足径5.6公分 说明: 高10.9公分 口径13.4公分 足径10.0公分 * 金装定器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一带,曲阳县宋时属定州,故称定窑。该窑始烧于晚唐,盛行于宋,衰于元。共经历了唐、五代、宋、金、元等朝代。 定窑以盛产白瓷著称,曾被选为宫廷用瓷,其还烧黑釉、酱釉、绿釉等品种。产品有碗、盘、碟、盆、瓶、罐、枕、玩具、梅瓶等。 宋早期的定窑白瓷采用刻花的方法。后又出现刻花和蓖划相结合的装饰。到北宋中期,定窑开始采用印花装饰。纹饰多在碗、盘的里面,布局左右、上下对称,以细、密为特色, 宋代定窑(定窑系) 宋定窑产品特征:1、胎骨洁白细密而坚实。北宋时胎体较簿,金、元时稍厚; 2、釉色白中泛黄,窑现象牙白的质感,柔和悦目,且胎釉结合牢固,没有脱釉现象,由于釉较稀簿,可现修胎留下的竹丝刷纹,流釉处有泪痕出现。金、元时釉水偏暗,泛黄。 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胎骨细腻洁白,又轻盈秀美,是定窑白瓷的重要特点。定窑的釉面装饰,是宋代瓷器中最为精彩的。 装饰技法上,有刻花、划花、印花和浮雕、描金等几种,早期采用刻、划花,北宋中期以后多采用印花装饰。纹饰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常用的纹饰有莲花、缠技牡丹、菊花、水波、游鱼、飞鸟、走兽、婴戏、云龙、狮球等。 北宋早、中期覆烧法尚未出现,采取匣体装烧,器物口沿均有釉,有些器物的圈足底部粘附着垫烧的砂粒或支 物烧痕。 宋代定窑(定窑系) 由于定窑的名声驰誉南北,宋时已形成了一个定窑系。窑口有山西的平定窑、介休窑、盂县窑;安徽的肖窑;四川的彭县窑等。以上诸窑的产品风格多与定窑相似。但因各窑的胎、釉和工艺不同,又有名自的特征。 除白釉外,定窑还生产黑釉、酱釉等品种,被称为黑定、酱定,价格均高于白定,是难得的珍品。 宋代定窑(定窑系) 定窑欣赏 说明: 这件北宋白釉褐彩轿通高15.8厘米。轿身为正方形,前面有轿门,门帘半悬,上有彩带。轿顶塑成用绳子和毛毡结扎而成的六角攒尖式,六面各贴一朵模印团华。轿身两侧有轿杠,四角各有一名轿夫,短衣长裤,腰扎汗巾,一手叉腰,一手扶杠,形象简练生动。 轿身及轿夫施白釉,轿顶施黑褐色釉,轿身四周及轿夫身上也装饰性地点有黑褐彩。这件白釉褐彩轿采用了捏塑、堆贴、镂空、压印、刻花以及点彩等多种装饰技法,真实再现了北宋民间四人肩舆(轿)的形象,是定窑仿生瓷中罕见的精品。 这件白釉褐彩轿1969年出土于定州静志寺塔基,现藏于定州博物馆。 北宋 定窑白釉褐彩轿 定窑欣赏 说明: 高60.5厘米,口径2厘米,腹径19.1厘米,足径10.1厘米。 小口,细颈,颈中部凸起有沿,上部看上去如同倒置的漏斗,下半部呈竹节形。肩及上腹饱满,下腹瘦长。肩部安龙首形流,龙首高昂,张口露齿,二目圆睁。 胎质白腻,釉色乳白微泛灰,稍有垂浆釉痕,足底无釉。采用堆贴、刻花和划花技法,瓶上颈划覆仰莲瓣纹,以双弦纹隔开,相轮形圆盘,鼓面饰覆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