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类课件]中国哲学.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类课件]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智慧 第一讲:导论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中国 哲学 智慧 什么是中国哲学 1、中国概念 ⑴、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 ⑵、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 ⑶、指国内内地 ⑷、指古代华夏族、汉族居住的地区或建立的国家。 ⑸、是指中原地区。 3、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 这句话中“一切”指世界万物(多),“一”指万物的终极本质、本体。承认、发现了 “万物”中的“一”,即终极普遍的万物本体,那就获得了“智慧”。因此,哲学要追寻“ 智慧”,就要极力发现和把握“一”,即万物的本质。 4、关于中国哲学 ⑴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 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是20世纪的产物。1914年,北京大学设立“中国哲学门”1919年改为哲学系,这标志着作为近现代教育和科研体制下一个专业门类的“哲学学科”在中国的正式确立。 ⑵、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 在西方特别是欧洲“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始终受到质疑,对中国哲学曾经有一种评价,这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黑格尔发现,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历史上那些大思想家的东西,很难称得上是哲学。打个比方,孔子的哲学著作,是语录体的,一开始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黑格尔看来,孔子顶多是讲了一些简单的做人的道理;这些道德教化,怎么称得上是哲学啊。按西方的传统,哲学是非常思辨的,讲那些通俗的东西怎么叫哲学啊。他后来发现,只有老子的东西勉强称得上是哲学。 关于“中国哲学之合法性”可以发现四种论说方式 一是述诸于常识。“中国哲学”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已经存在了近一个世纪,我们已经写作出版了近百种各种类型的“中国哲学史”,国内外学术界亦有许多冠以“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一类的学术组织,这些似乎都是以肯定存在这样一种学问或思想脉络为前提:它既是“中国的”,又是“哲学的”。那么,“中国哲学之合法性”还会成为一个问题吗? 二是认为与西方哲学相比较,历史上的“中国哲学”所缺少的只是某种外在的形式,此所以为中国传统哲学建立某种相应的“形式系统”,“穿上系统的外衣”,就成为“中国哲学”现代发展的重要使命。1 中西哲学异同分析 形而上学的追问 逻辑的追问 语言的追问 二、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1、基本问题 第一、天人关系 第二、人我关系 第三、身心关系 2、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天人论 第二、品格论 第三、功夫论 第四、境界论 三、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分期 1、特点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以《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为题探讨了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和精神,即将出世和入世这两个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内圣外王,以及富于暗示、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一般观点 “天人合一” “真善合一” “知行合一” 修己安人 象征类比与整体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的特点(武汉大学李维武) 一、立足现实的态度 二、非实体性的思维 三、内圣外王的追求? 四、不拘一格的表达 中 国 古 代 哲 学 主 要 特 点 (李 锦 全   冯 达 文) 第 一 ,着 眼 伦 理 本 位 第 二 , 倾 心 现 实 政 治 第 三 , 发 扬 主 体 意 识 第 四 , 富 于 辩 证 思 维 第 五 , 树 立 整 体 观 念 第 六 , 偏 重 直 觉 思 维 第 七 , 流 于 经 学 态 度 第 八 , 重 视 人 际 关 系 2、中国哲学史分期 一般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 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近代新学 四、生存的呼应与理性的观照: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 重视经典文本的钻研 强调实践 五、由独白到对话:中国哲学史的教授方法 哲学在源初意义上,不是一种“学”,而是个我心灵的言语生成和自我奠基。 这一对话包含如下几个层面:一是哲学家或哲学教师与古代哲学家文本的对话;二是哲学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是学生与古代哲学家文本的对话。 六、知识与能力的辩证:中国哲学史的考核方法 1、知识:中国哲学史的核心概念、主要命题、发展脉络、逻辑结构 2、能力:A、文本的阅读能力;B、问题意识的培养;C、批判意识的运用;D、传统的资源转化。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五、参考书 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 2.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 3.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 4.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5.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 6.冯契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