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结提升:第七单元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总结提升:第七单元2

总结提升 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 时间 阶段特点 主要表现 1949—1956年 深受苏联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②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 1956—1966年 曲折中前进 ③1964年先后发射了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就也有教训 ①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 1966—1976年 遭受严重挫折 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科学研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 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教授受到批斗 ③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 全面繁荣 ①科学技术全面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 ②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③“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1.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1)先秦时期的学校教育:①商周时期,学校教育为贵族垄断。②春秋晚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 (2)汉代的学校教育: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把儒家经典“五经”作为官方教科书,这有利于儒学的推广,促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代的书院教育: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和“重文”政策推动了私人书院的兴盛,这为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文化条件。 2.近现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1)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堂,增加自然科学(格致之学)的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军事、技术、管理人才,迈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第一步。 (2)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时务学堂、万木草堂等宣传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3)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得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思想和科学的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4)新中国成立初期:①学校教学向工农开门,为人民教育奠定基础。②调整高等院校布局和院系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5)改革开放新时期:普及义务教育,扶持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同时,改革高等教育。 3.近现代中国的留学热潮 (1)概况: ①洋务运动:留学欧美技术人才为主;这与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相当多的留学生后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如詹天佑等。 ②甲午战争后:留学日本热潮政治人才为主;这是因为民族危机加剧、明治维新成功、清末新政政策推动,另外,留学日本便利。留日学生为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和辛亥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③五四前后:出现赴苏留学热潮。其时代背景有学习西方探索救国道路的挫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工人运动兴起、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共产国际的影响等。 ④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留学苏联为主;以学习理工科为主。其原因是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国内建设的需要。留苏热潮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 ⑤改革开放后:留学逐渐多样化(留学人数多规模大;所涉及留学国多;出国留学方式多样化)。时代背景有“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进行;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发展;新时期外交方针的调整。 (2)影响:①培养了大批各方面人才;推动中国民主革命或建设的发展;②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③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④改变了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3)启示:①进一步扩大中外交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文化;②调动广大留学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1.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A、B两项明显不相符,D项时间较晚,故C项正确。 答案:C 2(2014·广州三校联考)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