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市中学0910学年第一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冀州市中学0910学年第一次

河北冀州市中学09-10学年第一次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分数:150分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qì) 联袂(mèi) 拘挛(luán) 萦怀(yíng) B.qiān) 拾掇(duo) 木屐(jī) 商贾(gǔ) C.ruì) 静谧(mì) 茕茕(qióng) 挑衅(xìn) D.bèi) 遒劲(qiú) 后嗣(sì) 宽宥(yǒu)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8月2特侦组追查机要费案,近日发现陈水扁10亿元。此爆料在岛内犹如石破天惊,震惊朝野,甚至绿营人士也感到非常愤怒。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②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③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④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④① 二、(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礼与非礼的复合物——俑 在俑的制作上,有粗与精、酷似人与略具人形之分。这种现象在开始阶段并不仅仅是工匠技艺高低的原因,而是观念不同所致。俑又称为偶人,所谓“偶”,是像人和寓人之意,其原意指与现实中人相对应的人的代替物。俑的原意有特指性,是指用木头做的、五官清楚、安装有机关、经拨弄能踊跳、能做出一些动作的偶人。以后观念发生了变化,偶人变成泥人的专指,而俑反而变成了偶人的原始意义,成为墓葬中一切有生命的替代物的总称。 俑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落后习俗的产物。春秋时期用人殉葬遭到了一些人反对,仿人的泥、木替代物——俑产生了,但用俑殉葬这种观念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人殉制度的延续。俑的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孔子身上。孔子的“慎终追远”是孝道的出发点,也是为人的根本。但孔子强调的对故去的先人的这些物质和精神的奉献,不是要死者像活人一样享受一切,而是作为一种礼,作为一种训化手段,使“民德归厚”,使人人具有仁爱之心。在孔子看来,人死之后,不能当作死人看待,给他们提供一些无用的东西,这样缺乏亲爱之心。但又不能当活人看待,提供一些很实用的东西。这样做又太愚蠢。最好的办法是给死人提供“神明之器”。什么叫神明之器?就是“备物而不可用也”。即指专为死人加工,形象上相似,功用上不可利用的器物。例如瓦器,要做得粗疏,不能盛放东西;笙、竽之类乐器,各个发音管上发出的音相互不谐和而不能演奏等。这是指器物而言。对待人,孔子明显严厉多了,他赞成用“刍灵”,反对用“俑”。刍灵是用草扎成初具人形的殉葬物,合乎“神明之物”的标准。而俑,由于太仿真人,孔子认为这无异用活人殉葬,他批评这是不仁的行为,骂发明这种俑的人,要断子绝孙!(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后历史的发展,由于“灵魂不灭”“鬼犹求食”这些思想继续在社会上流行,俑的制作,其仿真人的形象非但没有越来越模糊,反而越来越写实,越来越生动。 5、不能说明“俑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落后习俗的产物”这一观念的一项是( ) 用俑殉葬这种观念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人殉制度的延续。 孔子强调祭祀死人,只是作为一种礼,作为一种训化手段。 仿真人的形象越来越写实,越来越生动。 春秋时期用人殉葬遭到一些人反对,仿人的泥、木替代物——俑产生了。 6、对“是给死人提供‘神明之器’”一句中 “神明之器”的理解,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仿人的泥木代替物——俑,酷似人形,合乎“神明之物”的标准。 民间印制的冥币,“备物而不可用也”,也属“神明之器”。 瓦器做得粗疏,不能盛放东西,属“神明之器”。 笙、竽一类乐器,各个发音管上发出的音相互不谐和而不能演奏。 7、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孔子反对用“俑”,倒不是他反对迷信,而是由于他“仁爱”的思想观点。 B、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开始阶段的“俑”制作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