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第十章 古代散文阅读与鉴赏 ?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1.先秦时期 (1)先秦历史散文——《尚书》《春秋》《左传》 《国语》《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墨子》 《孟子》 《庄子》 《荀子》《韩非子》 ?2.两汉时期 (1)政论文——贾宜 晁错 王充 (2)史传文学——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3.曹魏时期 (1)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2)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瑀 应瑒 刘桢 4.两晋时期 王羲之 陶渊明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 5.唐朝时期 韩 愈 柳宗元 6.宋朝时期 欧阳修 三 苏 曾 巩 王安石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 7.明朝时期 宋 廉 李梦阳 归有光 袁宏道 8.清朝时期 黄宗羲 顾炎武 袁 枚 方 苞 第一节 先秦历史散文 1.先秦历史散文早于诸子散文的出现,大致 经历了由简到繁、由质到文、由片段的文 辞到较详细的记言、记事、写人的发展阶 段。 2.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 年体的《春秋》、《左传》,也有国别体 的《国语》、《战国策》。 3.先秦历史散文不仅保留了我国春秋时期的 大量史料,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郑伯克段于鄢》 一.题解 本文选自于《左传.隐公元年》。它记叙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和其弟共叔段、其母姜氏之间为争夺权位而展开的一场残酷的斗争,揭露了春秋时代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骨肉相惨的冷酷现实。 二.情节内容 1.姜氏请立共叔段 2.共叔段不断扩张领地 3.郑伯克段于鄢 4.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 三.艺术手法 1.描写战争详略得当 2.成功地刻画了人物 3.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4.衬托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突出 1.描写战争详略得当 详细叙述和描写战前战后各种人物活动,略 写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体现了作者对战争 的看法,深刻揭示了战争内在原因和错综复杂的 关系,从而突出了主题。 2.成功地刻画了人物 (1)郑伯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 姜氏请制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是命”(精明 、暗藏杀机) 共叔段肆意扩张 “多性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不昵,厚将崩”(胸有成竹) 共叔段密谋叛乱 下令伐兵,一举击败 (深藏不露、工于心计) 幽禁姜氏 既而悔 隧中相见 (虚伪) (2)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3)姜氏偏狭昏聩 (4)颖考叔聪慧机智 3.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姜氏“寤生”厌庄公——任性偏狭 颖考叔“食舍肉”——孝顺聪慧 隧中相见——庄公的虚伪可笑 4.衬托手法的运用 以共叔段的贪婪狂妄和愚昧无知,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 以姜氏的昏聩和随心所欲,映衬庄公的精明和藏而不露; 以蔡仲和公子吕为国除害的迫切心情,衬托出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明; 颖考叔的“纯孝”反衬庄公的不孝与虚伪; 第二节 先秦诸子散文 1.诸子散文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对于自己 学说的阐述,因而代表了各流派的政治主张。 2.诸子散文主张不同,风格各异。为后世的散 文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3.诸子散文在文体上,已逐渐走向成熟。 《秋水》 一.题解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庄子的散文汪洋恣肆,仪态万千,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 本文选自于《庄子.秋水篇》。它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讨论了时空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相对性,阐述了庄子的认识论。 “秋水”即秋天的雨水。 二.背景简介 ?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周室王权衰微,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但同时在思想学术上呈现出自由繁荣的局面,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为代表的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华民族第一次理性自觉地高潮。 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采取了强烈的批判态度,特别是针对儒家的圣贤说,提出了“弃智绝圣”的极端观点。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