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世深情相期许李建新1
半世深情相期许
——1967届初中一班校友入校50周年主题班会纪实
执笔人 李建新
2014年6月15日,北京一零一中1967届初中一班(67届初二1班)老校友经过半年多的构思筹备,终于定在这一天隆重举行入校50周年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现场
上午8时30分,大家陆续齐集学校停车场,参加这次主题班会的本班老校友有:
参与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上帝粒子”研究的中国物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参加粒子物理实验约25年的钱思进;
原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妇女研究学者和妇女社会活动家刘伯红程系王卫平……等老校友共23人。
“祖国需要我们,我们要排山倒海地前进……”,校歌的激昂旋律似在耳畔响起,舍我其谁志在四方的豪情又在心中激荡。
9点30分,主题班会在学校科技楼101阶梯教室开始。
除老校友外,当天在座的还有上世纪60年代在我校担任教学工作如今已桃李满天下年逾古稀的董占荣、赵仁和、任瑞林、梁学成、贾果等5位退休老教师。
前左起:贾果老师、杨文荣老师、任瑞林老师;
后左起:梁学成老师、赵仁和老师、董占荣老师
主题班会共6项议程:
首先,由担任班会主持人的银河证券纪检委副主任朱宏佐和北京信格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律协合同法专委会委员李晋(李海军)大律师介绍来宾、宣布议程、活动分工和阐释本次班会的目的意义。
朱宏佐对往事如数家珍的记忆力和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博得大家一致好评。
朱宏佐(左一)的精彩主持
发言中的董占荣老师
第二项,由时任班主任董占荣老师代表与会老师致词。董老师热情洋溢、感人肺腑的精彩讲话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第三项,紧扣“50年历程,向母校汇报”班会主题,每人5分钟的中心发言。
左上一是钱思进在讲述“上帝粒子”获奖经历
时间去哪儿了
按学号排位我们班共48人,除去因各种原因长期断了联系的,现在能联络上的还有30多人。当初40多人,到东北、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和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16个、当兵守土投笔从戎的16个,能挺到最后留城进工厂的只有9个。那时候,我们个人的前途甚至生命是属于党和国家的。
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文革时期的学生证
若干年后,这些曾经被命运剥夺了受教育权利的工农兵,靠自己而不是父母完成了学业,在赖以谋生的各个岗位创造出今天用金钱和权势根本无法得到的辉煌成就。全班获得各种军功、奖励和荣誉证书的不下百余人次,著书、译作100多部/册,发表各种学术论文近千余篇,其中仅钱思进的论文就有400多篇、王卫平的《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电子工艺基础》和徐甸主编的《现代农业概论》均被选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课程。
荣誉、著作等身
这些小老头儿、小老太太看上去个个不起眼,拿出来个儿顶个儿硬邦邦。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为出人头地只为报效国家,这是与我们当年年龄相仿的当下年青人难以理解的追求和世界观;
刘伯红(右)和希拉里的合影
磨难、煎熬、信仰、理想加上脱口而出的学号、外号、显示在PPT里泛黄的老照片、各种著作、荣誉证书……,为我们50年的历程标注了特殊的印记和符号。
第四项,集体合影。
此一时彼一时,比照当年跑在最前方的101小秃子,那时勇武发彪的剃度已被当下不毛之地的谢顶所替代,岁月积存在满脸褶子里,带走了多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无奈。
永远和母校在一起
第五项,集体看望八十有四、当年曾任初中新生第一班班主任的杨文荣老师。
瞧这一家子——在杨文荣老师家中
老人家早早备好茶水和干鲜果品,手扶助步器眼巴巴地盼着,好一幅“柴门望子图”。青年老人、中年老人、耄耋老人三代同堂,空气中凝聚着母爱、感恩、忏悔、嘉许、离愁、祝福、牵挂的情愫。
师恩如山——与杨文荣老师(左)握手
第六项,聚餐。
吃喝不是目的
13点49分06秒开吃,AA制,很拉风、很家常、很绿色、很节俭,家风、门风我们都尽得一零一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校风的真传;总不过说得多、吃得少,嘴反正没闲着,饭后磕着董老师特意准备的落花生、葵花籽,气氛祥和透着浓浓的家庭范儿。
15时20分,家里有外孙女惦记着的陆宁、黎明两位老姐们儿要走,大家依依惜别、互道珍重,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我们回来了
“当我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保尔·柯察金
从1964到2014,是跨世纪的50年,是我们从少年步入老年的50年,是“一零一,一零一,你是永不自满的象征,由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由完成走向更高的完成”的50年。
向母校汇报,向老师汇报,向每一个一零一校友、后来者汇报,我们无愧于母校的培育,无愧于老师的教诲,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衷心祝福母校、祝福老师、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