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诗歌鉴赏形象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诗歌鉴赏形象篇

杨柳 惜别怀远——思念 故乡 遣愁的凭借 燕子 爱情——孤独相思 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昔盛今衰、亡国破家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之苦 流水 愁 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月亮 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盛衰无常、物是人非 梅花 坚忍不拔、高风亮节 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 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 菊花 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 莲花 爱情 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 青松 刚正节操 竹子 坚贞、高雅、气节 清高脱俗 不畏逆境、蒸蒸日上 高风亮节 顽强生命力 忠诚 梧桐 凄凉悲伤 愁思 杜鹃 凄凉、哀伤——思亲之情 杜鹃啼血——环境凄凉 ——忠贞 寒蝉 清高 廉洁 悲凉——离愁别绪 鹧鸪 旅途艰险的联想、满腔的离愁别绪 婉转劝人不要远离,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思归 书信 高山、雄关、大江 豪情壮志 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 凄凉悲伤的思绪、孤独惆怅 青山 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 ——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故乡 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杨花 离情 青草 离恨 台城、吴宫、黍离 昔盛今衰 夕阳、西风、残照 个人身世沉浮和历史沧桑巨变 分析意境特点常用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 悲壮、悲凉、冷清、凄凉、阴冷、萧条、荒凉、 冷落、衰败、孤寂、肃穆、 幽静、闲适、恬静、安谧、淡雅、缠绵、清新、明丽、绚丽、 壮丽、秀美、恬淡、朦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雄浑壮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幽清明净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沉郁孤愁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和谐静谧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开阔苍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远辽阔 如何把握形象? 一.人物形象P190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1)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2)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 要抓住周围的景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4.要适当地想象补充 。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 答题指导 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一般要求为: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方法: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 思路总结(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鉴赏咏物诗首先要抓住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能结合诗句分析其外形和内蕴(神态品格)。绝妙的咏物诗应形神兼备。 《瀑布》 高考原题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04年北京卷)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鉴赏景物形象类题目 【设问方式】 1.诗中描写了某物(景物)的哪些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 2.两首诗均写了某物,但又有所不同,请具体加以说明。 3.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体会其哲理内涵。 通常可从形象的 形、色、动、静。虚实 等角度分析理解。 ?(2007年高考重庆卷)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