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姚安县一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doc
姚安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十月月考试卷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制卷:高一备课组
Ⅰ、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骨耜 B.石犁 C.铁犁犁冠 D.耧车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
A.小农经济 B.手工工场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
3、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 德镇。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下列有 关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出现较为成熟的瓷器—--青瓷 B代烧制出
C. C、宋代制瓷技艺高,涌现出一批名窑 D清代发明了(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华侨们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C.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各类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2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图中出现B处(1919年前后)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29、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 这段本质上材料反映了( )
.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30、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右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Ⅱ材料解析(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男”的写法)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东汉《说文解字》
材料二 (商)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四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清·雍正帝语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秦国呈现了怎样的人地矛盾?(2分)商鞅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2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4)据材料四,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思想?(2分)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波售卖。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