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14讲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共44张PPT).ppt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14讲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共44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14讲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共44张PPT)

15.(2017·北京)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25 ℃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导学号 (1)①中溶液的质量为___。                  A.10 g B.90 g C.100 g D.110 g (2)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___。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D D (3)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____。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4)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___。 A.26% B.29% C.35% D.40% C A 16.(2017·山西)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气压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H2CO3===CO2↑+H2O 第九单元 溶液 化学 第14讲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 溶液的形成(高频考点) 分散 均一、稳定 水 NaOH 浓H2SO4 NaCl NH4NO3 洗涤剂洗去油污 【知识拓展】 用汽油或洗涤剂清洗油污的原理相同吗? 二者的原理不同。用汽油清洗油污,是由于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利用的是溶解原理;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它能使大的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流走,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高频考点) 溶液的形成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溶液的判断;②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③乳化现象;④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试题难度较小。 【例1】(2017·郴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A 【方法指导】解决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溶液中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的本质特征、溶液的颜色以及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区别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有关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②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互相转化;③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不饱和”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对此考点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例2】(2017·宁波)下表是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100 g 水) 13.3 31.6 63.9 (1)称取30 g 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2)20 ℃时,将 30 g KNO3 固体加入到盛有 100 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______。 (3)要使 20 ℃的 KNO3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的方法。 继续加KNO3固体 不饱和 加KNO3固体(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水) 【方法指导】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两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判断方法;(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溶解度曲线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②交点表示的意义;③判断溶液是否饱和;④确定溶液的质量;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⑦物质结晶的方法等。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命题方式一般是结合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综合考查上述内容,试题难度中等,但综合性较强。 【例3】(2017·长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 g 大于 降低温度(或加甲溶质或蒸发溶剂) 【方法指导】掌握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一、选择题 1.(2017·重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