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辅导方式与策略的研究》.doc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辅导方式与策略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辅导方式与策略的研究》

嘉定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中 期 报 告 课题立项编号:JB1061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辅导方式与策略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刘 琴 所在单位:嘉定区迎园小学 中期汇报日期:二0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辅导方式与策略的研究》 中期汇报 嘉定区迎园小学 刘琴 一、课题概述 新课程背景下,经常会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这些“学困生”通常的表现是:贪玩、厌学、压抑或过于活泼,调皮捣蛋又屡教不改,自控能力差,知识贫乏,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是为师者苦苦思索的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学生,关系着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们的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现。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如果小学生学习困难这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定会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与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学困生”心理成因的分析,寻求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方法,使学生摆脱小学学习的焦虑心理状态,提升其学习的综合能力。 (2)探索出一套适合行之有效的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和方法。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成因的研究: 用调查、实验、观察、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学困生成因。 (2) 课堂辅导的操作性策略研究(辅导方式的研究),包括: ①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②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育策略”的研究 (3)课外辅导的操作性策略研究 ①教师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树立信心、提高成绩的研究。 ②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困生成因; (2)实验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适合我校学困生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能保持学困生学习注意力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习个案”,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3)观察法:通过观察积累原始资料,并加分析与研究。建立学困生跟踪记录档案,并作好记载,写出学困生助学教育个案。 (4)经验总结法:每一阶段都写出实验计划和实验报告,记录每一阶段的实验成果。 (二)研究的计划或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其进程如下: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对“学困生”的内涵及特征作出界定,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 (2)2011年3月进行课题开题 (3)2012年3月进行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 (4)2012年10月,进行课题的结题工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进展 (一)开题论证 2011年3月17日下午,学校举行了区级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辅导方式与策略的研究》开题论证会,全体语文老师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开题论证会上,由本人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立论依据、目标、内容、思路、方法和课题组成员的分工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老师们在认真听取会议内容的基础上,就课题的选题方向、价值意义、研究思路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探讨。 (二)学困生成因调查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学困生”,发现他们多数是非智力型“学困生”。即因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等)而缺乏学习兴趣,成绩较差的学生。形成非智力型“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A.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有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随便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等。B.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C.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在中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个人主义,与一些不良社会分子交往等。D.大众传媒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如宣传不良风气的杂志;内容不健康的影视、网络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2010年10月,该课题立项开题后,对五年级学困生成因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为学困生诊断研究和分类转化提供依据。 1、问卷调查研究。 时间:2011.3.21 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共151人(回收148份) 内容及数据统计: 原???? 因 人??? 数 占??? 比 不想学这门课,没兴趣 7 4.7% 不喜欢科任教师 4 2.7% 基础太差,跟不上 28 18.9% 这门课太难了,很畏惧 15 10.1% 学习方法不当或习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