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案例学习_第五讲.ppt
刑法案例学习 第五讲 案例 家住成都新都区的李某暗恋邻居刘某,趁刘某丈夫不在,潜入刘某家院落内,然后爬上一棵树窥探刘某在家的一举一动。李某在树上艰难度过4个多小时后,意外遇到闪电雷雨,正在家中看电视的刘某被雷雨惊吓继而察觉到院外李某的行为并报警。李某情知事情败露,再也没有机会下手了,匆忙跳下树逃回家中。次日早上,李某被当地派出所民警带走。“我爬上树,确实想强奸她。”面对民警,李某坦白了他爬上树的主观意图,表示愿意接受刑法处罚。近日,新都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缓刑1年。 问题 此案是构成强奸罪?为什么? 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 是指直接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包括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终止。 只有直接故意犯罪存在多种停止形态 犯罪停止形态之间表现为有此无彼或相互否定的关系 犯罪停止形态是行为的形态而不是行为中的某一动作或某一环节的状态 犯罪停止形态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或犯罪行为结束时的形态 犯罪停止形态通常是一种案发形态 犯罪停止形态与刑法其他问题的关系 (一)停止形态与犯罪阶段 犯罪形态与犯罪阶段:犯罪形态是静止的行为状态,犯罪阶段是动态的发展过程。直接故意犯罪可以有几个阶段,但只有一种形态。 (二)犯罪停止形态与定罪 (三)犯罪停止形态与量刑 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的概念 犯罪既遂是指已经成立直接故意的犯罪,其客观方面齐备法律规定的结果或行为的犯罪形态。 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行为人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的犯罪形态。 特征: (一)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1、准备犯罪工具 2、制造条件 (二)主观上是为了实行犯罪 (三)行为人没有着手实行犯罪 (四)停止的原因是由于行为人不能控制的原因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异同 最本质的区别:犯罪预备行为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是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的行为,因而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而犯意表示并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没有构成现实的威胁。 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处罚原则: 预备犯应当受到处罚 比照既遂犯处罚 罪名后加(预备)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实践中处罚的并不多 犯罪未遂 一、概念和特征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特征: (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二)犯罪没有得逞 1、未完成法定行为 2、未达法定结果 杀人没杀死 3、未出现法定危险状态 (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犯罪未遂的类型 (一)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二)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三、未遂犯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的 二、犯罪中止的类别 (一)预备行为的中止和实行行为的中止 (二)实行终了的中止和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三、中止犯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1)两者的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的时间阶段不同,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的过程中,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全过程中,也就是说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的实施阶段以及犯罪实施终了后。 (2)导致犯罪未得逞的原因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犯罪未得逞的,即由客观因素导致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导致犯罪的未完成状态,即是由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 (3)两者的客观行为表现不同,犯罪未遂只能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的,而犯罪中止既可以表现为在犯罪实施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可以表现为在犯罪实行终了后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是犯罪 甲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遂约乙帮助他去望风。乙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甲,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犯罪中止 甲盗窃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