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月考承智班试题 一、单选题 1.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 ①.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 ②.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③.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 ④.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含义是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农业与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3.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一方针 A. 有利于经济危机的缓和 B. 导致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4.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 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5.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即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这一做法 A. 适应了特殊时期的需求 B. 有利于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 体现了国民党的经济独裁 D. 直接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 6.深受官利(固定利息的俗称,即企业不论盈亏必须定期依固定利率向股东支付的息金)之累的实业家张謇曾说:“中国且亦赖依此习惯耳,否则资本家一齐猬缩矣,中国宁有实业可言?”这说明 A. 民族企业深受传统投资心态影响 B. 官利制度符合经济自由主义原则 C. 中国的投资者已经具有风险观念[来源:学科网] D. 7.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职业教育在当时 A. 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B. 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 C. 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 D.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8.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来源:学科网] A. B. 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 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D. 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9.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A. 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B. 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 C. 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来源:Z+xx+k.Com] D. 10.下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 农机具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观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农业生产开始使用了机器 B. 西方工业化冲击传统农业 C. 保守观念阻碍农机具推广 D.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1.表格为中国1952~1957年《各产业社会劳动人数统计表》(单位:万)。据此可知,当时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第一产业 17.317 17.747 18.151 18.592 18.544 19.309 第二产业 1.531 1.715 1.882 1.913 2.468 2.142 第三产业 1.881 1.902 1.799 1.823 2.006 2.320 合计 20.729 21.364 21.832 22.328 23.018 23.771 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城市化有一定发展 C. 第三产业一直持续发展[来源:学科网ZXXK] D. 12.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25%左右,而1958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33.9%,1959年、1960年分别为43.9%和39.6%。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B. 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 C. 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