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李世民究竟用什么办法杜绝了贪污犯.docVIP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李世民究竟用什么办法杜绝了贪污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李世民究竟用什么办法杜绝了贪污犯

李世民究竟用什么办法杜绝了贪污犯 ?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七章 ? ? 李恒昌 ? ? ? ——题记 ? 【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是什么时代?那时候,为何基本上没有贪污犯?为何贞观三年全国只有29个死刑犯?那时候,为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时候,人们外出旅游,为什么不用带钱,吃饭住宿全有人管?难道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私心和私欲吗?】 ? 读唐史的时候,曾经想象这样一个场面: 高考前夕,一文科班历史老师给学生大串讲,其间搞了个课堂提问。老师给出一段历史事实,让同学们说出发生在什么社会制度下的什么朝代。其中老师给出了这么一段资料: 老师给出事实后,让一同学站起来回答。该同学回答说:共产主义?老师听了,笑着说:再想想。同学沉吟再三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0—63年?搞得同学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坐下吧,以后不带这么讽刺人的!60年代初明明是三年自然灾害嘛。 当然,这一问题的准确答案是唐代的贞观之治。但是,与这个正确的答案相比,我更喜欢那位同学的回答。因为,我感到贞观之治所描写的情况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然而,翻阅《新唐书》和《旧唐书》,你又不能不相信它的真实性。无论如何,贞观之治都是一个奇迹。人们有理由向往那个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贞观时代,就是中国古代的共产主义。它创造的历史,史无前例,无与伦比,值得玩味。 ? 譬如,那个时代,全国基本上杜绝了贪污犯;而现在,提起反腐倡廉,似乎查处的干部数量越多、级别越高,成绩越大,效果越好。 譬如,那个时代,全国一年,被判死刑的人,只有29个人;而现在,这个数字,不是全国,而是一个省。 譬如,那个时代,有个叫魏征的干部,1个人便提“不同意见”200多条,10000多字,仅朝廷就设专门提反对意见的专职干部达30多个;而后来,后来的情况不提也罢。 譬如,那个时代,仅唐太宗就5次下达诏书,在全国范围内科考和选拔有才能的干部,而现在,多少莘莘学子就业都找不到门路。 总之,贞观时代是一个令人向往,又难以企及的时代。说它令人向往,是因为它的历史真实,近似于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说它难以企及,是因为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真正达到它所达到的境界。 ? 这一切,实现起来看似比登天还难,其实,又是非常之简单。一切都因为,那个时代,有一个叫李世民的人;一切都源于,李世民这个人深谙某些看似普通实则并不普通的基本道理。 ? 那时候,大唐帝国的最高处,闪耀的不是李世民的画像,矗立李世民心海的是三面高悬的明镜—— 铜镜——用来正衣冠! 古镜——用来知兴替! 人镜——用来知得失! 那时候,李世民知晓这样一个基本关系:人民是水,人君是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也就是说,老百姓高兴了,可以载着你在水里玩;如果把他们惹急了,他们便掀起大浪把你打翻到水里。因此,他小心翼翼地伺候那些拉纤的人。 那时候,李世民深深地懂得,民是国之本,民以食为天。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让老百姓吃上饭。因此,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人民衣食有余,提前进入了“大米+牛肉”的“共产主义”好时候。 那时候,李世民还知道,人才是富民强国的关键。于是,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魏征——原来是死敌的手下,他不计前嫌,重用;尉迟恭——曾经是一介俘虏,他不分来路,重用;长孙无忌——曾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本该重用,但因为是自己的大舅子,不能重用! ? 上述措施,毫无疑问都非常重要,但是,达到天下大治的理想目标,最关键的还在李世民坚持了八个大字: 修明法律,以法治国。 ? 李世民以法治国,主要依靠三大理念:1、法律是国家的,国法大于王权。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3、人死不能复生,刑罚慎用重典。 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谓朕即国家,王权大于国法,一切都由皇帝说了算,皇帝想干啥就干啥,想杀谁就杀谁。然而,在李世民执政的时代,至少不全部是这样。他十分重视法制建设,认为国法应该大于王权。 贞观十一年,在李世民的亲自领导下,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订完成新的法律——《唐律》。新法颁布后,李世民说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不论什么人,都要守法,没有任何例外。” 这段话,非常明确地阐述了法律与王权的关系,把国家法律摆在首要位置。这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 ? 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虽然身为皇帝,处于万人之上,理论上拥有生杀大权,但李世民非常慎重地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做到“不杀人,不偷盗,不强奸妇女”,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皇帝。当然,战争年代和玄武门之变,他杀过人,而且杀了不少人,那是例外,也是夺取政权的需要。 遇到司法问题,李世民绝不一个人说了算,更不搞打招呼,写条子,影响有关部门办案。 有一次,因为在一批案件审理的理念问题上,李世民和大理寺官员发生分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