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43张PPT) (共43张PPT)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B C 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6.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C B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8.“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A 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据史料记载,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译文:纵观海洋之上,巨大的海涛远接天涯,高大的浪头犹如山岳……但是,我们的船队都高高挂起如云蔽天的风帆,不分昼夜地象流星一般疾驰,横渡那狂涛恶浪,就象在大街上漫步一样……)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及其船队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完成远航呢? 概况: 郑和下西洋 目的: 意义: 戚继光抗倭 三 课堂小结 条件: 原因: 经过: 结果: 评价: 1.背景(什么是倭寇?)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寇。元未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 原因: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倭患严重。 “倭患”是戚继光抗倭的原因。 戚继光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1、诗中的“海波平”是指什么? 2、从两句诗来看,作者的什么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扫清倭寇,使海防得以巩固,沿海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抗倭经过(戚家军)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明朝前期,由于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同世界友好往来,但是到了中后期,随着国势衰弱,友好变成了冲突,所以有了倭寇入侵和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这说明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落后了,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据史料记载,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译文:纵观海洋之上,巨大的海涛远接天涯,高大的浪头犹如山岳……但是,我们的船队都高高挂起如云蔽天的风帆,不分昼夜地象流星一般疾驰,横渡那狂涛恶浪,就象在大街上漫步一样……)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及其船队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完成远航呢? 导入:播放歌曲《大航海》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二.戚继光抗倭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为“西洋”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下西洋路线和所经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2016届安徽省化学中考考点详解(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35张PPT)(共35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 学习伴成长 课件(共15张PPT).pptx
- 人教版《化学式和化合价》PPT课件.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 师生交往 课件(共25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课件(共27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 情绪的管理 课件(共16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 青春的情绪 课件(共41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 青春的情绪 课件(共35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课件(共28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 情绪的管理 课件(共57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