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方言晋城方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城方言晋城方言

晋城方言 焦媛媛 应亚兰 王丽媛 朱春萍 晋城方言声母中没有z、c、s。普通话的z、c、s,在晋城方言中都作zh、ch、sh,只是发音部位比普通话稍微靠前。晋城方言的资、支都念做zhi,租猪都念zhu;粗、初都念做chu,操、超都念做chao;丝、诗都念做shi,苏、书都念做shu等等。 普通话中的鼻音韵尾,在晋城方言中除ong以外大都消失。基本没有前鼻音。Ing在晋城话中读作in, eng在晋城话中读作en。 普通话中的o,晋城话一般读作a, 比如“我”,晋城话读作“wa”, “桌”读作“zhua” , “ian”读作“ie”, 比如“脸”读作“lie” 晋城话也不喜欢用唇音,比如这个“不”字,发音应当是“bu”,而晋城话基本上就是“b”,韵母要么省略,要么一带而过。这个特点很有煽动性,在晋城居住过一段时间,不管你普通话有多好,这个“不”字的发音一定会被晋城话同化掉的。 实际上,晋城话很不注重韵母的发音,能省则省,象“回”,挺清亮的发音,到了晋城话里,就含糊成了“hui”,嘴唇的动作幅度大大减少。 晋城话单字声调有5个 阴平33 高猪开支 阳平113 穷才寒人 上声213 苦口女草 去声53 厚盖病大 入声2 铁月玉白  晋城方言的语序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也大同小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词语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如日头儿(太阳),月明(月亮),响忽雷(打雷),打豁闪(打闪),圪塔水(开水),乌水(温水),恶水(泔水),香煤(无烟煤),臭煤(有烟煤),老架儿(老头儿),圪脑(头),性门(前额),圪腮(面颊),圪喷(谈天),圪遛(散步),圪砸(咀嚼),圪搅(搅拌),一圪几几(一点点)等等。 另外,晋城方言中手指头都可叫作拇指头,因此就有大拇指头、二拇指头、中拇指头、四拇指头、小拇指头等词语。晋城方言中还有一些词语表现出某种感情色彩,如把馒头叫做点心,甚至叫做门门;把油条叫做麻糖等。 语法特点 主要表现在: 1 单音词多,很少用“子”字尾或“头”字尾。如桌子、屋子、盘子、钩子、帽子、胡子、谷子、锄头,只读桌、屋、盘、钩、帽、胡、谷、锄等。有些双音词的名词、动词、副词和指示代词也用单音词,如蜜蜂、苍蝇,只叫蜂、蝇。 2 表音字“圪”字使用频率很高。作名词用的如“圪脑”(头)、“圪洞”(胡同)。作动词用的,如“圪挤”(拥挤),“进不圪”(进不去)。作量词用的如”一圪堆’,(一堆)、“一圪节”(节),作形容词用的如“圪诌”(瞎说)、“一圪济济”(一丁点儿)。 3 “不”字使用频率较高。作名词用的,如“不箩”(竹筐)。作动词用的,如“不捞”(搅动)。作形容词用的,如“稀不叉叉”(泥泞)。作量词用的,如“几不箩”。 4 可能补语常用动词+补语+了、动词+圪+了或动词+了,而很少用“得”。如“担得动”,说“担动了”,上得去,说“上圪了”。 5 程度补语比较少,一般不用“高极了”、“好得很”,而用“形容词+的哩”或“很(真)+形容词”。如说“那座楼高的哩!”“这朵花很(真)香”,“今儿的天真真冷”等。 6 语助词“来”,读轻声,使用频率很高。如用于强调主语的“雪来消了”、“饭来中(熟)了”等;用于“把”字句中的“他把灯来点着了”。用于句尾的“夜黑来(昨天晚上)弄甚来?”用于简短问答中的“谁来?”(谁呀?)、“我来!(我呀、是我)”等。 “不”式词汇 晋城话惯用,形容词A+介词“不”+副词或动词B句式来加强语气的程度。而普通话一般多用“很,非常” 如:甜不唧唧 、甜不醺醺 表示非常甜 乏不来来 表示非常累 日不糊糊 表示非常糊涂,头脑不清 语气词 昂:放在句尾,主要表达强调、提醒、警告的语气。1、强调:我去北京了昂。 2、提醒:别迟到了昂。 3、警告:以后不要再抽烟昂。 “呢”: 有疑问和肯定的两种读法, 兰:放在句尾,和普通话的“了”用法比较相近。 分音词 分音词指把一个字音分成两个音节来读,分音词在其他晋语口语中普遍存在,构造方式大体相同。晋城话中的分音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分音词的前一字的声母和后一字的韵母与单音词的声韵基本吻合,有比较严格的对应关系。 不拉=拔 不烂=拌 骨轮=滚 2、分音词前一字的声母和单音字的声母不吻合,但与单音字的古声母吻合。 圪捞=搅 骨略=圈 3、分音词和单音节字声韵完全不吻合,无规律可循 不撒=摸 骨出=皱 骨栾=团 圪和谷字头词 圪(gek)和谷(guek) 晋城话和北方方言区大多数地区有大量圪作词缀的情况,如:圪举,圪瞄,圪燎,圪夹。晋城话的“圪”字有两种发音,gek和guek如:圪(gek)爬与谷(guek)堆,圪(gek)夹与谷(guek)举。. 【抛冒儿】:说话不诚实、爱吹牛。 【喷一会儿】:说一会儿话 【一团儿】:一起、一块儿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