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财务管理课件--财务分析(人大 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大财务管理课件--财务分析(人大 年).ppt

财务分析 Zhu Mingxiu A story 刘姝威,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厉以宁的学生,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专长于信贷研究。 撰写了600字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在2001年10月26日的《金融内参》上发表 《金融内参》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于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密级达到“机密”级。 2000年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是0.77。 2000年蓝田股份的速动比率是0.35。 2000年蓝田股份的净营运资金是-1.3亿元。 同行业上市公司中的最低水平 结论:蓝田股份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它是一个空壳。 如果银行继续给它贷款的话,那么蓝田股份的债务负担会越来越重,它会无力偿还这些巨额债务的; 那么对于银行来讲,那就更危险了。 文章的发表引起银行领导的高度重视,所有银行停止了对蓝田的贷款。使得蓝田没有了血液,陷入瘫痪。 蓝田事件终于浮出水面。击碎了蓝田神话。 刘姝威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 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 瞿兆玉吼道:你把蓝田搞死了 2001年12月13日,刘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的传票,案由是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诉刘姝威名誉侵权。 在起诉状中,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称刘姝威在文章里捏造事实,请求法院判令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她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恐吓邮件“1月23日是你的死期” 刘姝威从2002年1月3日开始,向国内100多家媒体发去了她的分析报告《蓝田之迷》。 刘姝威与蓝田的纠纷引起了全国各大新闻单位的高度关注。 在此期间,有关部门对蓝田造假事件进行了调查。 2002年3月26日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驳回了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的起诉,宣告此案终结。 根据相关法律: 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这一规定,此案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启示 财务分析信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作用 蓝田造假资料: 1996年,蓝田公司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材料,对沈阳土地局未批准处置的两块公司土地按评估结果计入公司资产,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了公司及下属企业3个银行帐户对帐单,共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占公司1995年财务会计报告中银行存款余额的62%。 更名为ST生态的蓝田2001年年报对1999年和2000年的虚假业绩进行了大规模的追溯调整,经过追溯调整,1999年、200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抹去98.31%,利润抹去了94%。 蓝田之谜 ----解密蓝田X档案 提纲 起因:打开X档案 导火索 焦点一:蓝田股份已无力还债 焦点三:六大生产基地在哪儿? 分析一:蓝田股份造假“历史悠久” 结局:“蓝田神话”走向终结 起因——打开X档案 刘姝威,1986年北大硕士毕业后,陈岱孙和厉以宁的学生,一直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工作。2001年,刘姝威应编辑之约写一本书,名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她选取了十几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其中并没有蓝田。 后来编辑建议,选几个新上市公司的案例。此时,正赶上蓝田股份公告说,该公司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刘姝威这才把目光投向蓝田。 发现问题 从蓝田的资产结构看,1997开始,其资产拼命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是,流动资产却逐年下降。这说明,其整个资产规模是由固定资产来带动的,公司的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蓝田股份的偿债能力越来越恶化;扣除各项成本和费用后,蓝田股份没有净收入来源;蓝田股份不能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以维持正常经营活动,也不能保证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导火索 出于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刘姝威觉得应该提示一下银行。于是,她撰写了600字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2001年10月26日在《金融内参》上发表。 文章的发表引起银行领导的高度重视,所有银行停止了对蓝田的贷款。使得蓝田没有了血液,陷入瘫痪。蓝田事件终于浮出水面。 《金融内参》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于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密级达到“机密”级。 背景——关于中国蓝田总公司 1994年8月,沈阳市政府批准蓝田股份公司为农业企业,归农业部管理。 1997年5月26日,农业部持有蓝田股份公司1828万股国家股,拥有该公司配股认购权548.4万股,用中国农业物资供销总公司的净资产认购本次配售的全部股份,并要求对物资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立项。 1997年6月30日,沈阳中沈资产评估事务所对物资公司的资产及负债进行了评估,结果净资产为5306.9万元人民币,此结果已取得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