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史纲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   孔子讲微言大义,一字一词之中寓褒贬。也创“春秋笔法”,用“隐恶扬善”的“曲笔”   《春秋公羊传》:《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阳”。   公元前632年10月,晋文公为了联合其他国家讨伐许、卫,召集了一次盟会,并强使周襄王参加。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        —— 梁启超《新史学》 文化传承功能 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 “国可灭,史不可灭” —— 黄宗羲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 龚自珍 “国之有史久远,则灭亡之难。” “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 —— 章太炎 “国可亡,而史不可灭。” —— 陈寅恪 政治功能: 司马光修史,“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目的在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 宋神宗因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      研究历史,“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必须“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察报告》) 休闲、娱乐 三 历史信息的载体 纪传体史书(正史) 编年体史书     1)史籍 纪事本末体史书   国别体史书 典制体史书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2)史籍之外的历史信息记录 结绳记事 刻画,雕塑,照片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 Institute for Historical Studies , HUST * 中 国 史 纲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 夏增民 zmxia@ 樊树志:《国史概要》,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华中科技大学超星图书馆 / 华中科技大学超星图书馆 / / 第一讲 历史与历史学 二、为什么要了解历史 三、历史信息的载体 一、 什么是历史 一 什么是历史? (一)历 《说文》:过也。从止厤声。 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由于传统中国极为重视农业,“历法”的涵义从“歷”中逐渐分化出来,从而创造了一个从日的“曆 ”。 (二)史 《说文》: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段注:君举必书,良史书法不隐。   最初,记录天象的历官和记事的史官并没有严格地分工,往往就是同一个人。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流俗之所轻也。” “文史星历”四者并称,说明专业分工并不明显。   而我现在所说的“历史(History)”,古代仅称作“史”。比如说:“经、史、子、集” (三)历史  《三国志·吴主传》裴注引《吴书》:   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最早用“历史”来译“History”的是日本人,现代汉语“历史”一词是从日语中转用过来的。   清光绪二十年(189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说:“日本之女学,约分十三科……五历史”。      其后不久,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也说:“有小学校,有学科曰读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曰历史。”   其实,“历史”一词,也是日本从中国“借词”过来的,可能是来源于明代署名李廷机和袁黄(了凡)编纂的《历史大方纲鉴》和《历史大方纲鉴补》。 (四)历史与历史学 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 —— 恩格斯 第一层次:是客观的历史过程; 第二层次:是有选择、有意识的历史记录; 第三层次:对历史的专门研究,这就是历史学。 (五)有没有真实的历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       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事实对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 (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What is History》) 1)“秉笔直书”的传统 《左传》宣公二年(前607)载:正卿赵盾族人赵穿杀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