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湖北省孝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孝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A.倒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不同;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反射,不同;C.池水变浅,是光的折射,不同;D.激光引导掘进机前进,是光沿直线传播,相同。故选D. 2. 冬天,汽车前挡风玻璃常出现一层“雾气”,影响了驾驶。按一下除雾开关,从玻璃下方吹出一股风,“雾气”即刻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雾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雾气”附着在挡风玻璃的内侧 C. 吹出的风增大了“雾气”的表面积,使其蒸发加快 D. 吹出的风加快了“雾气”表面的空气流动,使其蒸发加快 【答案】C 【解析】“雾气”是可以看到的,阻挡我们视线的物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说法正确;“雾气”是高温部分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故应该附着在玻璃温度高的一侧,即附着在挡风玻璃的内侧,B说法正确;吹出的风增大了“雾气”表面的空气流动,使其蒸发加快,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答案选C。 3. 在玉树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生命探测仪将音频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音的音调、音色不同 C. 幸存者能听到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超声波的概念. 解: A、探测仪通过探头将声音传到人耳,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及音色,人耳能分辨发声体的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的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白天受噪声的干扰不如夜晚听得清楚.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同时还考查了声音特征的应用,要会利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4. 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A.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C. 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 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物距的范围,从而得出成像的特点. 视频 5. 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地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正确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 B. 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透镜 C. 蜡烛不动,将光屏靠近透镜 D. 光屏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答案】C 【解析】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故选C. 6.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答案】B 【解析】A. 根据ρ=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密度小。此选项错误;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此选项正确;C. 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此选项错误;D.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将水管冻裂,由公式ρ=知,密度变小。此选项错误。故选B. 7. 为了测定一木块的密度,现将一个体积为20cm3的铁块挂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