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周 高考模拟检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周 高考模拟检测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一切都是多年来慢慢经营起来的,而这一切却都在刹(shà)那间给毁了,只留下我一个人。B.前文梗(ɡěnɡ)概:小说开始时,作者以第一人称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讲述者的情况。C.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jiá)上怎样滚动着悋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D.我一醒来,看到他睡在我的胳(ɡé)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一个草长莺飞的晚春,我终于踏进细雨霏霏、烟染翠柳的江南。[甲]车子停在一个浓绿掩映、氤氲笼罩的村头。[乙]倏地,车内沸腾了:“这就是西递!”这就是“桃花流水,渔郎泛舟”的世外桃源的西递。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青石牌坊。牌坊的主人胡文光,是西递文化的践行人,他使世人为西递传颂着佳话,经久不息。过了牌坊,就是西递村了。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幅幅花鸟山水都赋予了这一门一扇、一窗一棂各自的灵魂。一踏进气势恢宏、陈设典雅的“玉瑞堂”“桃李园”“敬爱堂”……,迎面而来的都是一幅幅启示后人的楹联书画。百转千回,我就这样穿厅进堂,徘徊在西递先人温馨儒雅的氛围里。虽然堵堵马头墙已披上苔藓,根根雕梁画栋于岁月里褪色,但依旧可以想象当年工匠们云集西递的场面。[丙]男孩十一、二岁就要外出学习经商,走出了一条“儒”、“商”、再“儒”、再“商”的人生之道。一个“奋”字,何止体现在“儒”“商”里,分明是贯穿了整个人生。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草长莺飞 B.徘徊C.雕梁画栋 D.何止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长期以来,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为提高我国规避、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增加而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B.教育部要求,加强对高中学生军事训练情况、军事素养和国防意识的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记入档案。C.在人们看来,“金砖合作”是一个创新,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思路。D.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是苦,其实在顿悟和突破后能获得极大的快感。5.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用一句话概括出寓意。(不超过15个字)(3分)有一天,农夫赶着驴子和骡子一起驮货赶路。驴子十分气愤,它觉得自己比骡子个子小,驮的东西却和它一样多;而骡子认为自己应吃双倍饲料。它们刚走一会儿,农夫看见驴子有点走不动了,便从它背上拿下一部分货物。它们又走了一会儿,农夫看到驴累得更加不行了,又取了一部分货物放在骡子背上。最后农夫把驴驮的所有货物全加在了骡子背上。这时,骡子回过头对驴子说:“喂,朋友,你现在还气愤我吃双倍饲料吗?”答: 6.心理学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倒U曲线”,下图就是表现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倒U曲线”,请根据下图写出关于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两条结论。(6分)结论一: 结论二: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微时代、微文化与微批评张文东“微”作为一种特殊的时代体征,浸透在时代文化的肌理当中,已成为当下仿佛无所不能而又无所不包的功能性存在。从文化生产来看,较之一般意义的数字媒体或网络平台,以自媒体为核心的微平台显然是更自由、自主与随意的文化大院,而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简易快捷,从微信到微博、从微电影到微视频、从微小说到微散文,“微化”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甚至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项内容或一种方式;再从传播方式看,从“点对点”的传输到“圈套圈”的分享,“微传播”的规模可能越来越小,但半径却越跨越大,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效果更加有效迅捷,其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也有了更足的涵容与更多的可能性;而从接受模式看,微看、微赏、微阅等“微接受”似乎愈发成为大众文化体验的主流模式,不仅使审美行为进一步个人化、私人化和碎片化,而且使文化效能更具自娱性、利己性和即时性。同时,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与升级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快,文化产品在生产、传播和接受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不过,消费和娱乐驱动下的微文化并不值得欢呼。因为其背后的潜能与动因,实际上是一种消费机制和娱乐基因。与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不同,微文化以消费心理为审美理想;以生活碎片为基础构件,既是市场社会的消费产物,又是大众文化的娱乐行为。当曾被鲁迅先生总结并批判的所谓“看与被看”的文化传染病重新借微文化再次流行之时,那些原本可用来砥砺崇高的文化品格便在这个伟大时代里黯然失色了。环顾周边:微博里除了自言自语就是粉丝营销;微信里不是自娱自乐就是“刷存在感”;朋友圈里不是广告植入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