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岩溶地质考察报告(攻略).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林岩溶地质考察报告(攻略)

桂林岩溶地质考察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岩溶广泛分布的国家,岩溶类型复杂多样。而桂林岩溶则堪称中国岩溶之 最, 岩溶发育最为丰富集中,经过漫长年代的风水剥蚀,形成了秀丽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包 括溶洞、地下河、峰丛和峰林。可谓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我国最典型、规模最大的 喀斯特风景区。 桂林美,山、洞、水。陈毅曾赞之为“桂林三绝”。 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至阳朔,绵延200 余里。其精华可用一江(漓江)、二洞(芦笛 岩、七星岩)。 (一)桂林的水,漫江碧透逶迤萦回。举世知名的漓江流经桂林、阳朔,在梧州汇入西 江。自桂林至阳朔83 公里的水程之间,奇峰重叠,山水相依。茂林修竹,田园似锦,一江 流水千幅画,好似人间仙境。自古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二)桂林山多岩洞,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芦笛岩:位于市西北约七公里的光明山南侧。岩下有石灰岩洞,洞深240 米,洞内游程 约500 米,曲折萦回,雄奇瑰丽,大量天然钟乳石组成各种美妙奇特的景物如盘龙宝塔、云 台揽胜、石乳罗帐、原始森林、幽景听笛等,琳琅满目,多姿多彩。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 宫”,为中外游人所神往。 七星岩:位于市东普陀山西侧山腰。原为古地下河道,游程约1 公里,是桂林最大的岩 洞。包括六个洞天、两个洞府,其中石柱、石笋林立;钟乳、石花杂陈。瑰丽多姿,精巧神 奇,有“广寒宫”、“古榕迎宾”等四十余景。 此外,还有象鼻山、甑皮岩洞穴遗址等著名景点,以及邻近的龙胜梯田的迷人风光等, 构成了桂林旅游区的丰富内容。 桂林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大小湖塘数百个,其间河谷开阔平缓,山多平地拔起, 孤峰、流泉、峰丛、峰林环布,漓江依山势流转,江中为洲,间有险滩、流泉、飞瀑,是桂 林山水精华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相协调,二者浑然一体,相互辉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 喀斯特地貌介绍: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 ???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19 世纪末,南斯拉夫 学者司威杰(J.Cvijic)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一系列作 用过程的现象的总称,到1966 年我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建议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 溶”。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称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蜂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 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 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美不胜收。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 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 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考察报告 如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 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 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 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 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桂林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桂林,以芦笛岩和银子岩最为著名。其中银子岩属层楼 式溶洞,从底部至岩顶,其高度大约为16 层的楼房。它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各 类型钟乳石。进入洞中,如入广寒深宫,曲径通幽。其中音乐石屏、雪山飞瀑、佛祖论经、 独柱擎天等栩栩如生,在场游客无不啧啧称奇。我们都说水滴石穿,在这里却是水滴石长。 桂林岩溶,犹如史前地质变动的现代版,尤其是岩溶洞穴的考察,更是让我们对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储层的发育原因和状况有了形象而深入的认识: 1、考察发现,逢山必有洞,逢洞必断裂。由此可认识到,岩溶洞穴的发育受控于断裂发 育,并在出露于地表的构造隆起鼻凸斜坡处大量发育(桂林洞穴多发育在山坡及山腰处,并且 洞顶多见断裂交汇) 。 2、大的缝洞型储层,必定在其底部发育大的底水系统,反之,没有大的底水供给,难以形 成大的岩溶缝洞(桂林洞穴底多见地下水河道,且多数可见底水出露) 。 七天的考察,我们收获良多,不但交流了经验,加深了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更是积累 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何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