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刑总三3客观归责理论.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总三3客观归责理论

三、故意之作為犯 1.構成要件該當性 (3)客觀歸責理論 (3)客觀歸責理論  刑法不只是要確定一行為是否為結果之原因, 還要依據人類能力的觀點判斷,該有害結果 是否為行為人的作品,而可以要其負責。 客觀歸責 (objektive Zurechnung) :行為人雖 以其行為實現構成要件結果,但只有其製造 了一個法律所不容許(法律上具重要性)的 風險,該風險在具體構成要件結果中實現, 並此實現乃在構成要件的效力範圍內,則該 結果方可歸責於行為人。 過去德國通說認為因為條件理論所擴大的責 任範圍,可在罪責領域更正(行為的預見可 能性,阻卻故意)。批評:要區分 不幸與不 法。 (3)客觀歸責理論 客觀歸責的要件:  一、製造法律所不容許的風險 二、不被容許之風險的實現 三、結果發生在構成要件的效力範圍內 (3)客觀歸責理論  一、製造法律所不容許的風險  以下情況可排除客觀歸責:  1. 未製造法律上具有重要性之風險(一 般生活風險) 叫別人風雨天出去散步可能被雷打死。 叫人去登山(一般生活風險)。 社會一般正常行為,並未在法所重視的 範圍內提高風險。 (3)客觀歸責理論  2. 製造法律所容許之風險(容許的風險) 行為人雖然製造了具有法重要性的風險,但 若該風險係法所容許的,則仍不可歸責。 容許的風險:因為該種行為的社會益處,因 此其風險乃可容許的。 例如遵守交通規則駕車,但結果仍然發生。 叫人坐飛機墜機而死,不能客觀歸責,除非 行為人知道機上有炸彈,具有特別認知。 (3)客觀歸責理論 3.降低風險之行為 降低第三人攻擊或造成損害之事態不利 益的效果,且未製造其他獨立的風險。 例如:擋別人的棍子打頭,但卻因而打 到肩膀(見例子頁225例20 )。 別人要掉下坑內,把他推開摔受傷。 具體的結果只能被認為是攻擊者或意外 的作品。 (3)客觀歸責理論  3.降低風險之行為 例外:雖然降低了風險,但如果有製造其他 獨立的風險,因自己行為所引起的具體結果 仍可歸責。 例子:有仇人在路上等被害人,行為人打被 害人一拳要他改道(但可檢討推測的承諾、 緊急避難)。 把小孩從火場中丟下導致受傷(無傷害故意; 過失傷害可能也沒有違反注意義務;或主張 緊急避難)。 (3)客觀歸責理論  二、不被容許之風險的實現  1.結果與行為之間具有常態關聯性(未實現 風險) 可解釋傳統因果歷程錯誤的問題。  將人推下橋,不是溺死,而是摔死。  以刀刺人,非因中要害而死,而是感染而死。 (以上兩者皆有實現危險) 因維他命中毒送醫,最後因濾過性病毒感染 死亡。 須視是否因為維他命中毒而致抵抗力較弱而 感染,若是,則有實現風險。 (3)客觀歸責理論  2.合法的替代行為(結果的可避免性)與風險升高 理論 雖然行為人違反義務之行為造成結果發生,但即便 行為人為合乎義務之行為,結果仍幾近確定可能會 發生(並非絕對會發生),則因為行為人違反義務 之行為所造成的風險即未實現。 例子:羊毛筆案:即便按照規定消毒,也無法殺死 炭麴桿菌。林山田頁230例25 。 例子:單車騎士案(Radfahrerfall )卡車司機未保持 超車之兩側距離,而酒醉單車駕駛突然偏向因而被 撞死,但即便保持超車之兩側距離,仍有可能撞倒。 依照「風險升高理論」,仍然可以歸責。 (3)客觀歸責理論 風險升高理論:倘若無法確定行為人為 合乎義務之行為,結果仍然幾近確定可 能會發生時,則不能適用罪疑惟輕原則 (in dubio pro reo) ,認為結果仍然幾近確 定可能會發生,而是認為行為人升高的 風險在結果中實現了。 對風險升高理論的批評: a. 不明確地過於限制罪疑惟輕原則。 b. 將實害犯變成具體危險犯。 (3)客觀歸責理論  3.結果不在注意規範的保護目的範圍內 例子:在之前的路途上超速,因此提前到一地點, 但在事發地點並未超速且無過失而撞死人。  不能客觀歸責,因為超速規定只保護其他交通參與 者在具體道路領域中的安全,非規範車子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