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学应用UCAN建构以成果为导向的教与学品质保证机制.PDF

中原大学应用UCAN建构以成果为导向的教与学品质保证机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原大学应用UCAN建构以成果为导向的教与学品质保证机制

中原大學:應用 UCAN建構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與學品質 保證機制 廖慶榮/中原大學職涯發展中心主任 摘要 中原大學以成果導向教育的理念推動課程再造,依據大學教育目標為最高 指導方針並從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UCAN )的職能診斷出發,建立以 成果導向的教與學品質保證機制。其以課程地圖、開課地圖、選課地圖、能力 地圖及生涯地圖為主軸,建置課程綱要與教學計畫系統、職涯進路圖,以及成 果導向的教學與評量機制,並搭配結合 UCAN診斷結果的選課建議系統及工作 媒合系統,協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瞭解自己的能力取向,將學習與生涯發展 目標結合,使其在畢業前後應徵求職時,即可具備有效的自我行銷工具。 壹、 校院學系簡介及宗旨 中原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之建校,本基督愛世之忱,以信、以望、以愛, 致力於國內之高等教育,旨在追求真知力行,以傳啟文化、服務人類。現今擁 有理、工、商、法、設計、人文與教育、電機資訊等 7個學院、27個學系、29 個學士班(含 27個學系、 1個電資學院學士班、 1個原住民專班)、31個碩士班 及 13個博士班;歷屆畢業校友已達 11萬餘人,在國家重大建設中,竭盡心力 貢獻所學,深獲各界讚譽。 瞻望未來,本校除在既有的教育宗旨與理念之精神憲法下,建構「三創教 育」──活用創意、激發創新、迎向創業之特色競爭優勢為標的;揭櫫「全人 教育」、「生命關懷」及「服務學習」為發展目標;積極培育學生品格精進及國 際視野;並以穩健踏實的辦學理念為國內高等教育盡一份心力,全校師生亦在 各項表現中展現傑出優異的成果,屢獲產官學界給予肯定之耀眼成績。本校持 續朝向以具有世界知名度並擁有諸多國內標竿特色之「有信、有望、有愛」的 卓越大學邁進。 貳、 UCAN應用說明 一、導入動機及背景 本校在多次觀察中,發現學生大多對於未來感到焦慮,擔心不知道找什麼 工作才好,也覺得工作是不是很難找,困惑自己的專長在哪裡、優勢在哪裡, 似乎都感覺比不上別人。其實找一個高質量的工作,再也不是錢多、事少、離 家近,就可以解決的,必須包括職業興趣、性格、工作價值觀及能力等面向, 才能決定這工作是否適合自己。因此,本校利用UCAN的職業類別、就業途徑、 職業興趣、共通職能及專業職能的功能,發展出能夠媒合未來工作,達到學用 合一之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與學品質保證機制。 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歷程如同潘朵拉的盒子,教師給一個成績,學習就算結 束,但是到底習得哪些能力?整個課程規劃、教學的品質、學生的學習成效到 底如何?並無法從這樣的歷程中得知,只能憑感受或是真正面臨問題時才能發 現。因此,世界各國開始重視這個議題,如中華工程教育學會(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 IEET )、國際高等商管教育聯盟(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AACSB ),以及國內一般大學的高等教育 評鑑,也開始要求學習品質保證。為了解決學習品質保證的問題,本校於民國 96 年開始思考課程改革的可能性,並進而在民國98 年開始實施以成果為導向的 教與學機制。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民國 104年8月公布的失業率為3.90% ,其中,15~24歲 的失業率高達 12.28% 。目前臺灣不僅面臨嚴重人才外流問題,也有高學歷高失 業率的危機,且高學歷青年更面臨空前低薪,但卻有近六成臺灣雇主認為面臨 「徵才困難」,造成企業找不到好人才、青年找不到好工作的結構性失衡,這其 中的關鍵應是在於青年所具備的職場能力。綜觀臺灣目前高等教育普及率將近 百分之百,各校招收的學生屬性和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推展「以成果為導向」 的教學應是可行之路。各校可以訂定要培養的校核心能力指標,院、系再根據 培育目標擬定方案,徹底落實課程設計與教學,而評量的成績也應與能力指標 結合,並進行能力累積,以評量尺(rubrics )的結果進行品質管制,確保學生的 學習品質。如果學生未達到要求的程度,教師應進行補救教學,使學生達到能 力指標。推動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必須明定學生畢業後能達成任務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