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支承膜结构体育场所技术要求-华体集团
《空气支承膜结构体育场所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体育
场馆建设速度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上旬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
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企业向国家体育总局提交了《空气支承膜结构
体育场所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的立项申请。2017年12月,在国家体育总局
下达了2016年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该项标准正式立项,项目编号为
201601。
2、主要起草单位及分工安排
本标准由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提出,标
准的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安联合认证
检测中心、深圳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善建建设工程有
限公司、北京华体体育场馆施工有限责任公司、华体集团有限公司。
二、 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
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
见》以来,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
道。
2016年6月15 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文
中将“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按照配置均
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
身场地设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
行政村 (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
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
条件。”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推广建设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
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
2016年7月13 日体育经济司印发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该 《规划》提出要扩大社会供给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
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
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
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
2016年10月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
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要完善健身休闲基础设施网络。严格
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等标准规范有关配套建设健身设施的要求,并实
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科学规划健身休闲项目的空间布局,
适当增加健身休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
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
区健身休闲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
随着上述政策发布,国家积极鼓励全民健身的开展,“全民健身”逐步
从口号落实到行为,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全面发展。但由于城市
用地紧张,地价贵,城市规划的原因,体育场馆的建设越来越倾向于易建
设、造价低、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等方面。在当前环境下,
空气支撑膜结构体育场所的出现为完全满足我国上述要求,但由于空气支
撑膜结构体育馆的健身作为新兴行业,目前国内无响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
标准,缺乏响应的制度约束和引导,这将直接制约行业的发展。因此制定
该项标准能有效的规范空气支撑膜结构体育馆的建设,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并能为上述政策文件的实施起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 标准化对象的概念和特点
空气支撑膜结构设施于1946年发源于加拿大,是建立在北冰洋的“都
尔”雷达站,在1956年至1973年之间经历了最初只能使用7-8年到可以
使用30年甚至是永久性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
欧美地区共建造了大约10000多个空气支撑膜结构设施,90%以上应用在体
育运动领域,如网球、羽毛球、游泳、篮球、马术、冰球及多功能综合馆
等,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被市场证明是安全的产品。空气支撑膜结
构体育馆最早是从北美引进,在北美是非常普及的一种场馆。
气膜建筑是一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建造出来,最节省建筑材料和运
营能耗的新型建筑。它采用优质的建筑纤维膜材做为建筑“外壳”,由一套
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向气膜内部送风并形成正压,通过室内外的气压差将“外
壳”支撑起来,形成建筑物主体,室内无需任何框架或梁柱支撑。相比传
统体育设施具有突出优势:
1)无需梁柱支撑,实现超大跨度空间;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