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行为矫正师
青少年行为矫正师 许慧 xuhui2006@ 主要内容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 二、行为矫正的一般原理 三、学习不适应行为矫正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 五、青少年性行为矫正 六、青少年犯罪行为矫正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 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都至关重要。 1、认知发展 2、情绪发展 3、意志力发展 4、心理发展的两极性 早期经验对后天人格形成有极大影响 二、行为矫正的一般原理 青少年的很多行为都是习得的。请看下面实验: 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 3、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箱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 4、分析下面话语: (1)好的行为和差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 (2)赌博者从来不知道必须掷出骨子的多少点数或拉多少次赌博机的杠杆才会使赌博维持下去,尽管通常赢到的钱要比赌博者用来玩的钱少。 (3)一群孩子每天在一户人家门口吵闹,主人出来吼一次,孩子就立即散开,可主人一回到屋里,孩子们马上又聚集在他家门前,好象故意与他作对。后来他想起一个办法,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不吵闹了,我就奖励你们5毛钱,这一招果然有效,后来天天如此,孩子们每天都来,给钱就散。主人又开始发愁,怎么办,不能天天都给他们发钱啊,请你替主人想一个好办法。 LH效应分析 动机缺失:倦怠、呆板、缓慢 认知缺失:不能积累经验。 情绪缺失:害怕、退缩、被动、沮丧、神经过敏。 过度引伸(小事VS人的价值)如果我犯了错误,这就意味着我是个废物。 以偏概全:如果有人不赞成我,就意味着他不喜欢我。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怎么看我。成功与失败归因的偏差。 非白即黑:不拔尖就是失败,不论做什么必须成功; 个人化,把外界事件与自己关联起来的倾向,把一切错误的责任归结给自己,对别人的不幸承担责任 灾难性思维―夸大消极—忽视积极 案例:行为问题 男孩,5岁, 破坏性、敌对或不成熟行为,寻求注意行为、特别敏感----幼儿园适应困难 (1)老师皱眉、态度不好、批评他,会生气,动手打老师,脱掉衣服大闹,暴怒时会用剪刀剪自己的衣服。与同伴游戏活动中,常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大声说话,认为讲话不能声音太大就会动手打他们。在幼儿园老师管理困难。 在家父母总是顺着他,绝大部分时间能安静,偶遇不顺心的事会发脾气。常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上幼儿园有个台阶和斜坡,他认为应该走台阶,爸爸走了斜坡,他便会生气,如果爸爸说“对不起,我一急走错了,幸好你提醒我”他便不会生气,若说“这也可以走,我就走这里”他就会暴怒脱掉衣服大闹,甚至用剪刀剪自己的衣服。 (2)较难遵从社会规范的要求,对老师讲课不感兴趣时会随意走动,到一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感兴趣的事有较好的专注力。 行为疗法 (1)行为矫正的一般观点 “省下棍棒,运用行为矫正”曾作为一个醒目标语出现在《今日心理学》中。 行为主义认为:异常行为不要求助于内部动机、情绪 冲突、人格特征来解释。失常行为本身就是问题所在。症状就是问题。只需医治症状。不正常行为是学来的,是由特定的社会经验、强化历程造成的。 (2)行为治疗技术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两种条件反射理论。涉及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消退,接近学习,交互抑制,观察模仿学习等。如: 1)代币奖励 2)行为塑造 3)全身松弛 4)系统脱敏 5)厌感制约 1)代币奖励 原理:建立一套代币制度,针对孩子存在的需要解决的行为问题,强化改变这些问题的良好行为。孩子如果完成了指定任务,就能挣到代币,再用这些代币兑换孩子喜欢的奖励或特别待遇。利用孩子想得到奖励的心理,持续强化良好行为,改变不良习惯。 案例:运用代币制使小华养成爱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确定目标行为:每天完成整理床铺、整理玩具、清除垃圾、整理桌子4项任务。 分析起点行为:每天只能完成整理床铺1项任务。 选择代币(如纸牌、小红花、塑料片等)和支持强化物。 拟定代币交换系统。 实施: 分析行为改变的效果。 脱离代币:逐渐取消代币;逐渐降低币值 小华的代币制内容表 我的日常工作表: 点数 1、整理床铺 1 2、把玩具放在架子上 1 3、清除垃圾 2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