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实施的保障与评价体系-上海浦东中学-浦东教育.DOC

规划实施的保障与评价体系-上海浦东中学-浦东教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划实施的保障与评价体系-上海浦东中学-浦东教育

构建勤朴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 上海市浦东中学四年发展规划(2011.9--2015.8) 一、背景分析 (一)外部环境 1、去年七月和九月相继召开了全国、本市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全国、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描绘了今后十年我国、本市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将素质教育列为基础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发展观必将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教育必须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要求。 2、浦东新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区域,肩负着先行先试、总结经验、示范辐射的重任。特别是浦东新区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国家级实验区和教学评价模式与评价机制探索的实验区之后,浦东更肩负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使命,这为浦东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浦东新区政府、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历史名校的发展。据悉,在区人大、区政协的会议上,重振历史名校(浦东中学)雄风已成为热门话题且正在积极酝酿筹划中。这是实质性启动历史名校重振雄风工程的先兆,更是我校即将面临的挑战。 (二)内部环境 我校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立德、治教的经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输送了如张闻天、王淦昌、范文澜等一大批英才,曾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座宝库”(吕型伟先生为我校题词)。我校历经坎坷,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办学水平与层次与其曾有的盛誉差距较大。2010年6月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成功,2010年9月初高中分离,为历史名校重振雄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浦东新区西南片的六里地区,占地45791平方米,建筑面积2815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7.26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4.83平方米,生均体育用地面积11.42平方米,教室、辅助用房(含理、化、生实验室,准备室)、科技室、体育室、多媒体教室、教师计算机备课房、计算机房、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地理室、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充足,建有现代体育馆。计算机网络进入校园,背投等多媒体设备已经在课堂中全面使用。经全面改造,一所融民族风格和现代元素于一体的浦东中学给人以典雅、大气的感觉。 我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624人;专职教师64人,学历达标(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37人,中学二级教师1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含上海市名师后备3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4名,署学科中心组组长2人;教师平均年龄43.25岁,老、中、青教师年龄结构比例为14%、67%、19%。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全部达标,骨干教师比例较高。 2、办学优势和特色 (1)我校文化底蕴博大深邃,人文、物质环境特色鲜明、和谐交融 我校充分利用“浦东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浦东新区德育基地”、“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等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具有我校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已较好形成体现历史名校丰厚底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浸润作用和教育功能是无所不在的。 校园内,历史名校的文化底蕴通过景点设立、书画布置、专著出版和宣传廊展示等途径和谐地融溶于校园的自然环境,教学大楼内悬挂我校著名校友的巨照、以前辈著名校友题词或信函为内容的名家书法作品和意境幽雅的国画佳品,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清幽雅致、心情愉悦的环境。特别是杨公斯盛造像、杨公斯盛墓、“革命烈士纪念碑”、“五卅纪念碑”、“炎培亭”等人文特色园地,凸现出浦东中学特有的精神内涵。 (2)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成功,为重振历史名校雄风打下了良好基础 自2004年起,我校进入了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轨道,2010年6月创建成功。其间,区教育局的重点关心、扶持,市教育专家的多次评审、指导,不仅给予我校励精图治的动力,而且传递了办学治校的妙计良策,这为我校在较高层次上筹划学校的发展、落实改革创新的举措,无疑是大有补益的。 3、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 以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标准衡量,需提升整体办学水准 根据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内涵发展标准,我校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缩短这种差距,赶超前列学校,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2) 师资队伍、教育质量虽然整体有提高,但仍不适应学校定位和发展的需要 比照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我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市区内有影响的名师缺乏,研究型教师少,部分教师主动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3) 课程建设有待不断深化,教学质量须进一步提高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全员化”尚有差距,同时学校课程的系统化设计、科学化评价、信息化管理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