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动症行为鉴定评量表
早期療育 夜四技幼二甲 林淑雅 999I0010 陳怡君 999I0014 陳雅琪 999I0901 楊慧娟 9991C044 老師 : 黃光明 ? ?不停地動來動去 ?坐姿「不正確」 ?經常起來走動 ?注意力很快轉移 ?常常做白日夢 ?字寫得很差 ?寫字很吃力 ?字體或數字顛倒 ?行動不靈巧或笨拙 ?逃避運動 ?運動技巧發展遲緩 過動症兒童的身心特質 兒童過動症的基本定義 ? 過動症是主要發生於兒童早期的一種常見的行為問題, 又稱注意缺陷過動障礙。 ? 主要的特徵為: 在參與認知的活動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乏持 久性,活動量多且經常變化內容,行為衝動、唐突, 不顧一切後果。 ? 這些孩子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伴隨的問題常有 學習困難、人際關係不佳和自我評價低下等。 ? 男孩發病率高於女孩,大約為4:1至6:1。 ?出現率:3~5% 過動症 一、鑑定基礎 1994年美國過動症診斷準則標準: A. 符合(1)或(2)下例九項注意力不足症狀中至少六項,且持續六個月以上,有適應不良現象: (1)注意力不足 / 分心 . 常忽略細節,在學校功課、或其他活動中粗心犯錯。 . 做作業或遊戲時不能持久、專心。 . 常常聽而不聞 . 常常不聽從指示做該做的事。對於需要按照順序或多步驟的工作會感到困難。 . 常常逃避或非常討厭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 (例如:學校作業、家事等) . 常弄丟東西。(例如:玩具、家庭聯絡簿、鉛筆、課本 等) . 容易分心。 . 健忘。 (2)過動 ? 在座位上常常手腳動來動去或身體扭動。 ? 坐不住。 ? 常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 很難好好的玩或上課安靜聽講。 ? 沒有辦法持續做一件事而換來換去。 ? 多話、衝動 ? 常常在問題尚未講完時就搶著說答案。 ? 在需輪流的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等待。 ? 常常干擾或侵犯別人。 B. 發病年齡在七歲以前。 C. 廣泛發生於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場合。 (例如:在學校、或公共場合及家裡) D. 明顯造成社會、學業、或職業功能受挫或障礙。 E. 這些症狀非發現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的病程,同時也不符合其他精神疾病的診斷(如:情感性疾患、焦慮症、解離症或人格違常)。 過動症行為鑑定評量表 1.父母用評量表: 兒童行為評量表,適用於4~18歲的兒童青少年。 2.教師用評量表 3.兒童自我評量表:青少年評量表,適用於11~18歲的 青少年。 4.專業人員評量表:適用於4~16歲兒童。 過動症的成因 生理因素: 目前認為腦傷並非過動症的特定原因,只能算是危險因子,但大腦功能的失調,仍是目前研究的主流。 1. 遺傳學方面 2. 週產期的併發症與懷孕期間時所受到的傷害 環境因素: 過動症在較低社會經濟家庭與有家庭壓力的環境中發生率比較高、問題也比較嚴重。生理因素雖然是造成過動症的主要原因,但是種種的不利環境因素,也使兒童在發展過程中引發不良反應,產生了惡性循環。一般來說,環境因素對過動症本身的症狀,例如:活動量高、注意力差、衝動性、低自尊心、攻擊行為,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心理因素: 過動兒對於自己動個不停、闖禍常被責罵,會有無力感,滿腹委屈,因而容易導致有憂鬱的情緒或向外攻擊的傾向。慢慢的過動兒本身會發展出各種補償心理。可能變的過度緊張,擔心隨時受罰;或者學會說謊試著掩飾錯誤、想盡各種可能逃避處罰的辦法。 大腦發育延遲: 臨床觀察發現,過動症患童往往存在:為產期併發症較多、開口說話比較晚、動作笨拙、精細動作不協調。 輔導策略 一、了解與接納 二、建立教室的規則 三、善用增強原理 (一)社會性:口語式「好孩子,你整節課沒有都離開座位,真了不起!」或非口語式的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稱讚等……。 (二)符號性: 數字、兌換、笑臉面具和特殊的符號。 (三)活動性: 在學校中兒童所喜歡的活動,例如自由閱讀、參予教室佈置、免除一項家庭作業、打球等。有時候給予兒童一段自由活動的時間,是一種蠻有效的活動性增強。 (四)實物性: 以真正的物品當增強物。 四、適度的處罰 五、改善容易分心的教學環境六、疏導旺盛的精力 七、靈活使用個別化教育方案八、鼓勵同儕接納九、父母諮商及親職教育 十、尋求專業性的醫療 輔導策略 過動兒在臨床上是確實存在的一群,在特殊教育法的身心障礙類別裡面,似乎可歸類為「性格及行為異常」。在學校特殊班級中,並沒有專為過動兒設置的特殊班級,因此,除了因中重度智能不足並有過動症的兒童會被安置在啟智班以外,其他的過動兒則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