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历史上七次IPO暂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股历史上七次IPO暂停

A股历史上七次IPO暂停 2013年06月13日 09:01:51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第一次: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  空窗期:5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粤宏远A/中炬高新  【背景】在空窗期,大盘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点,随后展开一轮大幅度上涨和回调。IPO重新启动后,未能阻挡大盘继续探底,到1995年2月股指探底至524点。  第二次: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  空窗期:5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仪征化纤/创业环保  【背景】1994年12月IPO重启后仅一个月,即告再度暂停。这次暂停期间,大盘一度在3个交易日内从580点涨到926点。至新股发行恢复时,大盘又回调至700点。  第三次: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  空窗期:6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东方电气/黔轮胎  【背景】此次IPO暂停距上一次也仅有一个月时间,暂停期间股指先后走出两拨小幅上涨行情,但之后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轮胎的新股发行后,大盘很快到达阶段性底部513点。此后股指一路走高,展开一轮大牛市,至1996年底时股指已经升至1259点附近。  第四次:2001年7月31日—2001年11月2日  空窗期:3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上海能源/华联综超  【背景】这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第一次IPO暂停。当年6月,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市场价减持国有股”招致市场猛烈的抛压,上证综指从阶段高点2245点开始一路下泄。其间证监会完全停止了新股发行和增发。2001年10月22日,国有股减持被叫停,市场一度上涨,同年11月2日IPO重启。2001年12月,股指再度向下,并自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熊市,直至股权分置改革实施。  第五次: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  空窗期:5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双鹭药业/华电国际  【背景】证监会于当年公布了试行IPO询价制度,在正式方案出台前,IPO被暂停。这次IPO暂停时,A股仍处在2001年以来的熊市当中。由于新的询价制度对当时的股价形成不小的冲击,扩容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暂停新股发行并没有给股市带来强势逆转。  第六次: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  空窗期:1年  前后发行股票:三花股份/中工国际  【背景】这是A股历史上最长的一次IPO空窗期。由于股权分置改革,IPO暂停了一年时间。这一轮空窗期开启后不久,上证综指跌至历史低点998点。空窗期进入尾声时,股指开始大幅度回升。空窗期结束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保利地产、大秦铁路等先后上市,A股最终迎来了史上最大一轮牛市。  第七次:2008年12月6日—2009年6月29日  空窗期:8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上海电气/桂林三金  【背景】A股在经历了6124点的疯狂之后一路下行,金融危机以及新股大量发行导致市场暴跌,至2008年12月时已经下跌了一年多。进入2009年后,市场一度走出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波反弹行情。IPO在2009年6月末重启,助推股指在一个月后站上3478点。但此后股市一路阴跌,多次徘徊在2000点附近。(本报综合)期待新一轮发行体制改革终结IPO暂停历史 2013年06月08日 17:07:4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证监会7日晚间公布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争议巨大的新股发行节奏问题在其中得到明确回应。证监会拟不再根据市场行情调控股票发行时点,企业通过审核后即拿到批文,并可在12个月内自主选择发行上市时间。这标志着IPO改革向市场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个企业发行上市发多少量、定价多少、什么时候发行,本应由市场各方力量博弈来决定。但在A股市场,各种复杂的因素使得这一市场机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更多的是靠监管层的行政力量来调控。  这种对发行节奏和发行批文的严格控制,导致投资者很容易将市场的涨跌与监管机构联系在一起,使监管机构背负了过多的责任和舆论压力,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  让市场来决定发行节奏是还原股票市场的本质。放开对发行批文的节奏控制之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自然会综合考虑市场行情、资金面、公司质地和实际需求等各因素决定启动时机以及发行价格。  这样市场化的发行机制既可以把能够承受的融资规模和发行价格交由市场来决定,也可以让监管机构放下本不该由他承担、并且也很难完成的节奏管理责任。监管机构也就不会再受困于是否应该中止或重新启动IPO的压力。  有观点担心发行节奏市场化后,大量IPO发行可能会导致供给过多,对市场形成冲击。实际上,供给的增加将会促使投资者审慎甄别和评估待上市企业,得不到投资者认可的企业将难以完成发行,同时也会促使发行人和券商在市场需求不足时选择降低发行价格、缩减发行规模,甚至选择暂停发行以等待市场好转,市场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