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哀江头课件 杜甫.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哀江头课件 杜甫

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哪几部分 ? 第二部分写了些什么? 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 当年曲江春日的景象可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繁华盛景。“苑中万物生颜色”一句,及“白马嚼啮黄金勒”,写出御驾游苑的豪华奢侈。 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态度是暗含讽刺。 “同辇随君侍君侧”及“一笑正坠双飞翼”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第三部分讲什么? 最后这部分“江水江花”无情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这是以无情反衬有情,而更见情深。 “锁千门”和“为谁绿”分别写出什么情景?各是什么写法? 第二部分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用典:用班婕妤典故,与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形成对比。 * * * * * 哀江头 杜甫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已被叛军攻占)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 全诗分为三部分: 一、前四句是第一部分。 二、 “忆昔霓旌下南苑”至“去住彼此无消息! ”是第二 部分。 三、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 。 理清思路: 在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 写诗人在沧桑巨变时的哀思,总结全篇。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 最后两句,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 “黄昏胡骑尘满城”一句,把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使开头的“吞声哭”、“潜行”有了着落。黄昏来临,为防备人民的反抗,叛军纷纷出动,以致尘土飞扬,笼罩了整个长安城。 本来就忧愤交迫的诗人,这时就更加心如火焚,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到了不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揭示诗人内心的巨大哀恸。 最后两句写出什么情景?表现诗人什么感情? 中心思想:通过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 哀 哀国破 哀君王误国蒙难 哀叛军横行 --“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 --“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归纳写法 同辇随君侍君侧 去住彼此无消息 一笑正坠双飞翼 血污游魂归不得 对比 揭示李杨两人的荒淫无度与大祸临头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 归纳写法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