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边塞战争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边塞战争诗

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其诗名在当时就极高,诗作多被画工入画或度为乐曲,流播一时。 作品有《李益集》,《全唐诗》编诗二卷。 《塞下曲》 写作背景 《塞下曲》:这首诗,引用前代名将典故,以高昂的情调抒发了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表明了杀敌卫边必须要彻底的态度和决心。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 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译诗 名句品评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品评  “伏波”,东汉马援曾被封为伏波将军,他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定远”,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晚年因久处边地而思归,遂上书皇帝说:“如自以寿终屯部,终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这两个典故的引用,诗人用“惟愿”“何须”两个词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一褒一贬。这两句以两个典故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的英雄豪情。 古代诗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别。正用即不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即以与原典相反之意来使用。请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个典故的正用与反用。 提示 “伏波惟愿裹尸还”,引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典故,表现了马援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里是正用,表达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 “定远何须生入关”,引用东汉班超的典故,表现了班超希望在有生之年回到中原,这里是反用,表达了诗人报国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引用《春秋公羊传》中“匹马只轮无反”,表现将士英勇杀敌的决心,这里是正用。 “仍留一箭射天山”,引用唐代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这里是反用,“仍留一箭射天山”,意谓留下军队驻守边防要塞。后两典表明了杀敌卫边必须要彻底的态度和决心。 主旨归纳 《塞下曲》 这首诗,引用前代名将典故,以高昂的情调抒发了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表明了杀敌卫边必须要彻底的态度和决心。 4.《塞下曲》 用典。此诗最为突出之处在于对典故的使用。四句诗中句句用典,凝练形象,准确生动。 文本审美 3.审美视窗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传王昌龄《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认为物境“得形似”,情境“深得其情”,意境“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物境偏重“形似”之美,情境追求“情”美,意境追求“真”美。无论《诗格》是否真的为王昌龄所作,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都确实的将这三境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并在细微之处融于一炉,创作出了令人“爱不释口”的锦玉之作。 王昌龄的边塞诗格带给我们的是亘古的幽思,千年的豪迈;尤其是其中的七绝,更是将词句的锻炼之美带入了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他的边塞诗清丽、平实、通脱、高远,意味深长;使人不觉也生出对边塞遥远的想念。想来,一代诗人能将自己的思绪以这样的方式传之后人,该是他们所最能聊以自慰的了。 二、写作迁移 【角度】 走近王昌龄 题目:请以“走近王昌龄”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少于500字。 【示例】 旗亭赛诗 唐玄宗开元年间。 天上下着雪,虽然不大,但路上已经泥泞起来,使行走变得极为艰难。而呜呜作响的一阵风吹来,吹得雪花直往人的袖子里、脖子间窜。 昔日繁华的长安大街上已经没有几个行人:这样的寒冷天气,人们大都躲在屋子里了。 自然,一边烤着火炉,一边喝酒、谈天,是这种天气下最幸福的选择。 因此,这家名为“秦楼”的酒店里人满为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酒店的一角,有三个看起来很儒雅的书生就正一边围着火炉畅饮美酒,一边谈着天,从他们中间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来。 这时,从门外陆续进来一群打扮艳丽的男女:原来,酒店为了给客人助兴,特意请了梨园子弟前来表演。 走在最后的四个姑娘,更是美丽无比,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高雅和大方气质。看得出,她们是这一梨园的台柱子。 只见她们每人手执琵琶,开始唱起歌来,唱的都是时下特别流行的词曲。 那三位书生显然知道她们要唱什么。 “我们来打个赌,如何?” 其中一人在姑娘们唱歌之前,这样提议道。 另两人来了兴趣,一同说:“好啊,赌什么?” “我们三人也称得上当今诗坛上的名人了,但一直没分出过高下,今天我们就来赌赌她们唱谁的诗更多,看看到底谁更有名,如何?” “哈哈哈,”那二人都大笑起来,连忙表示赞同。 只听得第一位姑娘清声宛转地唱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