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大庾岭路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凿大庾岭路序

开大庾岭路记朝代:唐代原文: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幽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行迳夤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嶫嵥,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元,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而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而越人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以臻兹乎?开元四载冬十有一月,俾使臣左拾遗内共奉张九龄,饮冰矢怀,执艺是度,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宣,革其坂险之故。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於是乎耳贯胸之类,殊琛绝尽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凡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虑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一隅何幸?二者尽就。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元泽寝远,绝垠胥洎,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来裔?是以追之琢之,树之不朽。从大秦帝国到唐朝丞相张九龄? 绵延200多公里的大庾岭山脉,横亘在粤赣两省之间。上古时期,这里人烟稀少,车马不通。最初的山道开辟,和200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有关。?  当时,秦始皇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派遣50万大军分5路南征百越,其中一路经过江西南安(今大余)越过大庾岭时,看见岭上遍布荆棘,到处是悬崖峭壁,只好停下来劈山开道……经过数月的努力,一条从豫章(江西)越岭至东粤(广东)的简便山路才得以诞生。? 不过,当时虽然有了山路,但道路崎岖,行走其中,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深谷。这样的情况,直到那位有着“岭南千年第一流”之称的大唐丞相张九龄出现,才得以终结。? 公元716年,张九龄告病归乡时经过大庾岭,看见岭路险峻,百姓苦不堪言,便上奏玄宗,请求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他还在奏折中强调,大庾岭道路的重新开辟对帝国财政将有很大帮助,岭南的“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才能顺利运进中原内地,朝廷收到的税赋才能够“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 听闻有税收,唐玄宗下诏,命令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于是,大唐历史上一场重要的道路工程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史料记载,接旨之后,张九龄亲自前往大庾岭,履险攀岩,勘测开凿线路。为了不影响山民的农业生产,他选择在农隙的时候开工,没有炸药,就把木柴堆积在石头表面,用火烧后再引水灌石,使坚硬的崖石裂破之后,再将一块块大石凿开搬走……? 工人们忙碌开凿了近两年时光之后,一条宽一丈,长30里的山间大道诞生了。这条大道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今大余)。新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后人更是吟出了“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迈禹功”的诗句,以褒扬张九龄整修道路的功绩。? 此后,历朝历代都对这条岭路十分重视,仅是有文献记载的国家大规模修铺路面就有10多次。比如北宋时期,时任广东转运使的蔡抗曾经大修道路,而且还在南雄境内的大道上修建“梅关”,大庾岭古道因此又获名“梅关古道”;公元1518年,广东佥(qian)事吴廷举下令在岭道两旁种上松树、梅树5000 余株,他甚至还亲自参与植树,当地县志记载说:吴廷举“十年两度手栽松、种得青松一万株”。? 在历史上,大庾岭新路被看成是岭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生命之路”。日本汉学家中村久四郎在《唐代的广东》一书中赞美道:“张九龄开凿新路,就是将南北的喉咙,也就是把广东北面的重镇南雄岭开通,使广东的港口和中原交通得到便利,并且间接使广东与中原及海外各国的通商得到便利……”? 香药之路? 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 大庾岭大道开通之后,很快就成为五岭中最庞大的交通要道,取代了原来几条旧路的大部分功能。南来北往的运输、邮驿、商旅开始络绎不绝——广州沿海及岭南的货物,往往都会转取岭路抵达江西,再沿章水下到赣江,最后出长江。? 交通方便之后,顺着大路而来的货物琳琅满目,但最多的是香药。? 曾经,大庾岭古道还有一个别名:香药之路。史料记载,唐帝国时期,因为国力强盛,海外诸国纷纷“贡唐”和“通商”,“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当时的主要通商口岸广州,也很快成为世界著名港市。那时候,无论是海外常例贡品香药如龙脑、沉香、磨香等,还是广东本地产的甲香等香料,往往都选择从广州出发,经过大庾岭路下赣江入鄱阳湖,再顺着长江在扬州集散后,通过大运河转运到长安、洛阳等都市和北方各地。当时,每一个京城的贵族都渴望能够用上来自大庾岭的香药,因为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宋代以后,北往的货物除了进口的犀角、象牙、珍珠、香药等贵重物资和洋货之外,道路上还多了许多重兵把守的车队——他们押运的是铜铁和广盐,也就是宋帝国的命脉。据县志记载:每年,铜钱币就有五六百万斤途经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