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三级甲等中医ami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调查及病死率相关研究 word格式.docxVIP

26家三级甲等中医ami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调查及病死率相关研究 word格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家三级甲等中医ami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调查及病死率相关研究 word格式

中文摘要目的:了解全国部分中医 三 级甲等医院2006年 的AMI 患者 临床特征, 中西医治疗状况及其 与患者预后 的关系 。方法 :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全国部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2006年 l 月l 日至2006年 12 月31 日出院的AMI患者进行登记 ,ACCESS 建立 数据库,采用 SPSSI5.0统计软件对 AMI (l-J 1临床特征、治疗状况进行描述,井对影响病死率的相关因素进行 单因素及 多因素分析。结果 :l 本次调查人 口学一般资料看,总发病的平均 年龄 65.96 士 12.44 岁,其中65 岁 年龄段发病比例占到总人数的 57.13 % ,男女比例为 1.9: 1。在所有AMI 患者中, 有 516 例 伴发高血压 ,占所有患者数的 47.17 % ,有255 例 伴发糖尿病,占所有患者数的 23.31 %;有 223 例伴发高脂血症,占所有患者数的 20.38% 。既往史中冠心病及脑促卒中分别占总患者数的 38.30% 和 33.36% 。2 中医ìiE候方面显示实证以血旗、疲阻为 主 ,分别占总病例数的78.06% 、42 .96% ;虚证以气虚、 心阴虚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 62.43% 、2 1.12%。3 AMI 住院患者的总再灌 注治疗率 达到43.69% 。西药干预情况:阿司匹林的使用率 为 91.50%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率为83.82% ,调脂药的使用率为76.14% ,硝酸醋 类的使用率为 70 . 66% ,I睦氯比院及氯口lt 格宙的使用率为 66. 45% ,?受体阻滞剂的 使用率 66.27% , ACEI 的使用率为 66.00% ,普通肝素的使用率为6.58% 。4 中药干预情况 :946例患者接受了中药静脉制剂点滴治疗,占所有病例数的 86.47%,使用频率超过 5% 的中药静脉制剂为生脉注射液、丹参类注射制剂 、三七类注 射液(血栓通、血 塞通)、参附注射液、刺五加 等 :有57519IJ 患者使用中药汤剂,总 使用率为 52.56% ,主要以下治法为主 : 活血法、益气法 、化痰法 、行气法等 ; 有394例患者使用中成药 ,总使用率为 36.01% ,常用的中成药为复方芦套软胶囊 、 麻仁软 j胶囊、通 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片)、补 心气口服液等。5 所 有登记病例中共有 122 例发 生死亡,总病死 率 11.15% ,其中心源性死亡10119] 占总病例数的 9.23% ,非心源性死亡 2 1 191],占总病例数的 1.92%。其中最小年龄 32 岁,最大年龄 94 岁,平均年龄 72.96 岁 。6 与病死率相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病死率有关的患者 一般情况有:发病 年龄、性圳 、既往病史、伴随病史及并发证情况 ;与病死率有关 的中医证候方面 有 : 阳脱ìiE与痰阻证。与病死率相关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 使 AMI 病死率升高 的影响因素有(以危险度从高到低排序)心功能不 全程度 的增加、性别 、年龄的增长等 ,血脂异常表现是使 AMI 病死率降低的影响因素 :虚证中心阴虚 、阳脱使 A MI病死率升高:实证中表现无痰阻 ìiE患者反而病死率更高。 结论 :l 中医医院 AMI 患者具有年龄偏高 、女性比例高 、伴随疾病及并发症多等特点 ,与西医医院 比较, 具有相对独立的 临床特征。2 中医证fl交方面实证以血廉 、痰阻为主,虚证以气虚、 心 阴虚为主。3 中医院具有较好的再灌注治疗能力 ,药物治疗规范化程度较高,但距《指南》 尚存在一定差距。4 中医治疗中药静脉制剂的主要治法 以益气 、活l?l、养阴的治法为主 ,中药汤剂主要 以活血法、益气法 、化痰法为主。5 病死率研究示 : 年龄越大 ,病死率越高 : 同时女性较男性病死率为高 : 既往心 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高脂血症、 临床并发症(包括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梗死后心绞痛等)均与病死率高度相关 : 中医证型方面,显示阳脱证及痰阻证的差 异与病死率相关 :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入院临床资料中 AMI 病死率升高的影响因 素有 : 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增加 、性别、年龄的增长等 ,虚证中 心阴虚 、阳脱也是 AMI 病死率升高的影响因素,血脂异常与痰阻证两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6 通过本研究与同课题 2000年 、2005年北京地区研究的对比发现,中医医院在急 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方面取得了 一 定的进步 ,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工作依 然任重道远。伴随本课题的不断深入 ,中医医院在再棋注能力 、规范化治疗及中 医特色发挥方面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关键词 : 中国: 急性心肌梗死 : 治疗状况 : 病死率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s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