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浮云城区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工程基本情况简述
1.1项目背景
云城区内主要河流为南山河,其主、支流自南向北贯穿整个云浮市区,到河口后汇入西江。近年来,由于南山河两岸市区及城区段两岸城市建设相对较快,尤其以南山河主流上中游及其支流段最为明显,南山河城区及市区段整条河涌过流不畅,淤积较为严重,现状河涌防洪(潮)标准偏低,过流断面小,局部阻水建筑物造成排洪不畅,严重影响了汛期防洪畅通,遇高潮暴雨时,极易积洪成灾。据历史记载,南山河附近地区每年受洪灾影响损失较大,而且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水利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贯穿市区的唯一河流——南山河的综合治理工作尤为迫切。
为了配合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及水环境造福于人民,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云浮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顺利进行,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省政府《关于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粤府函【1996】339号)及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中心《关于云浮市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步审查意见》【粤水建管2006(71号)】,云浮市南山河市区段堤防已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综合考虑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及现状城区堤防保护区的重要性,按照分期实施的原则,南山河城区段上游的珠洞水支流、大降坑支流、大坎水支流、高峰河支流以及下游的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的主流河段、云龙坑支流、马岗支流堤防近期应按照50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堤防和穿堤建筑物工程级别为3级。工程设计要为远期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预留空间。
按照规划方案要求,建设单位云城区锦绣山河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编制完成了《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于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可能会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拟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审制度。为此云城区锦绣山河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11月,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承担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由九龙桥上游三条支流城区段,中游高峰河支流城区段及下游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的南山河主河段(含云龙坑支流、马岗支流出口)三段河道整治工程组成。其主要工程内容为修筑堤防和河涌两岸景观绿化设计等。
(1)上游大降坑水河首至九龙桥(0+000~2+150m)
大降坑水为南山河的主要支流,整治段全长2230m,原河涌平均坡降较陡,在0.29%~1.5%之间。原河道上游2+230~1+135m段基本未衬砌,现状河涌冲沟断面较小,滩地较宽且林木较多,但两岸房层较少,为尽可能减小岸墙高度,河道采用复式断面, 设计堤线基本以原河涌断面中心线为基线向两岸按标准断面放线,标准断面河道中心线走向基本沿用原河道中心线,河槽堤线复式断面向外移,局部过于弯曲处进行裁弯取直;中游1+135~0+650m段,左岸现有浆砌石墙,且较完好, 堤顶高程也基本满足现设计要求,堤顶现有较宽阔的公路,右岸也有浆砌石墙,但高度较低较破损,因此左岸堤线不动,右岸堤线基本沿用原堤线,但岸墙需拆除后重建;下游0+650~0+070m段为较规则的矩形断面,一级浆砌石护岸型式,其两岸房屋及企业密集,现状河道约为30m左右,经复核计算,原河道断面能满足新的过流要求,因此设计堤线不变且利用原护岸挡墙。
(2)上游大坎水河首至九龙桥(0+000~3+900m)
大坎水为南山河上游的支流之一,整治段较长,为3900m,原河涌平均坡降较陡,在0.30%~0.75%之间。原河涌大部分为原状土渠,多为较宽阔的河漫滩,地形宽敞,便于新堤线的布置;少部分已整治,整治部分为较规则的矩形断面,一级浆砌石护岸,挡墙高约3.5m,河道宽度临近河口0+512~0+313m段为24m,0+313~0+000m段即大坎水与珠洞水支流汇合段为36m。经复核这两段河道原过水断面基本满足新的过流要求,堤顶超高略有不足,因此设计堤线不变且利用原护岸挡墙。其余部分新建段基本以原河涌断面中心线为基线向两岸按标准断面放线,并要与已建段平顺衔接,标准断面河道中心线走向基本沿用原河道中心线,河槽堤线复式断面向外移,矩形断面在原堤线基础上略微调整,局部过于弯曲处进行裁弯取直。
(3)上游珠洞水河首至九龙桥(0+000~4+700m)
珠洞水同样为南山河上游的支流之一,整治段在上游三条支流中最长,为4700m,原河涌平均坡降较陡,在0.50%~0.85%之间。原河涌基本为原状土渠,多置于河漫滩上,仅临近河口0+2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