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绝种原因.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濒临绝种原因

(1)分布地點 (2)特徵、習性 (3)瀕臨絕種原因 (4)復育 根據記載,烏來杜鵑生長於臺灣北部北勢溪沿岸岩石縫中,原以鷺鷥潭為主要分布地,是臺灣原生杜鵑屬植物中分布最狹隘且族群數量最少的一種。 屬於常綠小灌木,葉線狀披珍形、花期在一至五月,每二至五朵花聚生成繖形花序、花冠漏斗狀,有桃紅、粉紅、淡紫、紫紅等顏色。 七十三年在翡翠水庫興建完後,因該地區遭淹沒,以致成為在野外消失的特有種植物。 烏來杜鵑之繁殖方式經特生中心試驗指出,無法以種子進行繁殖,僅適宜採取枝條進行扦插繁殖。特生中心所在之中部地區氣候並不十分適合烏來杜鵑之繁殖,而本局所在地與其原生環境極為相似,故自 89 年起即自行嘗試以扦插方式進行繁殖,希望有利於正常且大量之繁植工作。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培育場地有限之情形下,本局迄今共育成約 6,200 株苗木,部份已定植於辦公區,生育狀況十分良好,該中心近年來均定期自本區採取扦插枝條以進行復育繁殖及試驗之用。每年花期一到,成群綻放之烏來杜鵑甚為壯觀 ( 照片 4) 。本局將持續進行扦插繁殖工作,期盼不久的將來,能在水庫周邊地區進行大量栽植,重現烏來杜鵑往日風采。 【1】:劉芸汝 【2】:陳威志 【3】:沈宜箴 一 分布地點:台灣北部文山區 二 特徵 習性: 杜鵑花在中國是代表美好、憧憬、吉祥如意,每當杜鵑鳥啼鳴之時,杜鵑花便滿山遍野地開放起來,把山坡映得通紅,所以杜鵑花又稱為滿山紅、映山紅、應春花、播田花。 三 瀕臨絕種: 1.生育地遭到啥麼樣的破壞 2.人為還天然 3.是者麼被破壞(挒:烏來杜鵑是因水庫而瀕臨絕種) 四 復育:他並沒有在復育 烏來杜鵑(Rhododendron kanehirai Wilson)(民國七十九年從農家移植來的母樹):台灣特有種杜鵑花科常綠灌木,原來分佈在台灣北部文山區,石碇,乾溝,與北勢溪兩岸,主要集中在鸕鶿潭區域,翡翠水庫興建之後,生育地淹沒,許多野生植株沒入水中.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成立後,正在積極復育中.民國七十九年筆者曾數次到小格頭,沿著翡翠水庫尋找殘餘植株,但是遍尋不著,後來在附近農家找到從前移植的烏來杜鵑,筆者當年的植物系牟姓同學笑我找得那麼辛苦,告知校園內有二棵,於是我開始嘗試扦插和播種.扦插苗最快,三個多月長了很多根,可以成為獨立的植株;至於實生苗,遇到一些困難,長到三到六片葉子的時候,常常會整批枯死,數次失敗,才克服困難,民國八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播種的那一批成功了,三年多之後,實生苗開始開花,雖然僅有幾朵,我還是很高興,期待來年開更多的花. 烏來杜鵑的實生繁殖:烏來杜鵑要大棵的(種子較成熟且結果較多),蒴果要已熟裂的(開裂蒴果的種子較成熟,發芽率較高),北部約十月下旬取得種子(此時的蒴果多已熟裂),灑在已攪均勻溼透弄平,高5到8公分底下有孔洞的細泥炭苔盆上,細泥炭苔盆下放一平底淺盆,水深約1公分,水由下面的淺盆滲溼上去,水由淺盆補充,上盆不要澆水,但是要噴霧維持潮溼(用保特瓶加噴霧頭),放在日光側照的地方,約一個月發芽.成長後約2到3公分分株換盆,分株時幼根要儘量包含在溼泥炭苔中,不要裸露(幼根裸露或乾燥,容易死掉),再移植到壤土泥炭土各半攪勻的較大盆中,長大強健之後,可換一般花盆,如一般杜鵑花卉照顧,最快三年開花. 中部比台北約早一個多月開花(中部大約在舊曆年前後,二月上旬大開). 烏來杜鵑的花色,大致可分為紫紅色與粉紅色,各色系有淺有深,有不同的顏色變化,同一株來源(筆者的種子來自台大椰林大道的兩棵母樹,紫紅色;其周圍都是紫紅色的平戶杜鵑)的種子可長出不同的花色,雖然每棵的顏色可能有深淺不同,但是各棵的花色固定,不會改變.葉子形態有很細長如柳葉,也有比較橢圓的. 同樣環境下生長,種苗植株大小和成長速度也有差異,實生苗的變異很大.其中有數棵推測是與平戶杜鵑的雜交種,因為葉和花的型態.大小.或質感介於兩者之間. 筆者未曾將紫紅色的烏來杜鵑與粉紅色的烏來杜鵑雜交,不知道雜交的後代花色如何,待有興趣的人去做吧.個人經驗, 以上大概. 烏來杜鵑(Rhododendron kanehirai Wilson)(民國七十九年從農家移植來的母樹):台灣特有種杜鵑花科常綠灌木,原來分佈在台灣北部文山區,石碇,乾溝,與 烏來杜鵑 (1)分布地點:台灣北部文山區。 (2)特徵,習性:種子較成熟,且結果多。 (3)瀕臨絕種原因:因為在北部的地區的烏來杜鵑他會長蘋果,因此他會長水果,在十月之前必須趕快摘,要不然會死掉~ (4)復育:他並沒有再復育。 報告結束 謝謝大家 * 北勢溪兩岸,主要集中在鸕鶿潭區域,翡翠水庫興建之後,生育地淹沒,許多野生植株沒入水中.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成立後,正在積極復育中.民國七十九年筆者曾數次到小格頭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