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5章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ppt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5章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5章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谢谢! * * 3.3.2.3外国----学园 苏格拉底 * 伊索克拉底 * 柏拉图的阿卡德米 * 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 * 伊壁鸠鲁的花园 * 芝诺的画廊 * 雅典大学 * 亚历山大图书馆 * 昆体良主持国立拉丁语修辞学校 * 3.3.2.4外国---中世纪学校 1、教会学校 * 2.城市学校和中世纪大学 * * 3、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学校 * * 附:宫廷教育(阿尔琴) * * * * (四)、古代学校的特征 1、教育主体确定,以致产生以教育活动为职业的教师;但教育教学活动更多地依赖个人特质。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但差别很大。 3、文化传播逐步规范化;但修业年限不一。 4、固定场所和一定的设备;但没有形成学区。 5、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但不系统。 * 四、近代学校 * * (一)、教育系统的形成 1、各级教育系统的发生 下延 上行 幼儿园:1837年,福禄倍尔创建 2、各类教育系统的发生 (1)16世纪,德国教育家梅兰克吞和斯图漠创立拉丁和文法中学 (2)1708年,德国人姆席勒创立实科中学 (3)1747年,德国人赫克创立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4)18世纪初,德国人弗兰克创建第一所师范学校 * (二)班级授课制度的出现 * (三)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1、划一性 2、封闭性 * 五、现代学校的职能(有限责任) 学校具有“托管所”的照管功能 学校具有后勤保障的功能 学校具有执法的功能 * 六、未来学校---畅想和推测 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对学校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1)强制是重要的,政策制定者有义务确定政策、设立标准并监督其实施。 2)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不确定性,有时还违反常理。 3)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也不能成功。 4)不成熟的见解和规划可能是盲目的,因为在变化复杂的条件下,人们在形成一种似乎正确的见解之前需要大量供以思考的经验,而通往成功的共同见解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机构的成员和领导进行相互的动态的作用。所以,见解和战略规划往往稍后形成。 5)对于孤独和小集团思想,没有单方面的解决办法。 6)集权失之过分控制,分权错在走向无序。 7)最好的机构从外部学习也从内部学习。 8)变革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专家去做。 * 后来,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续集》中又补充了几点: 1)道德目标是复杂的和充满问题的,因为其中要改变的是某种权利的结构 2)变革的理论和教育的理论相互需要。 3)冲突和多样化是我们的朋友。 4)理解处在混沌边沿的意义。 5)情感因素既能引发焦虑,又能控制焦虑。 6)合作文化既能引发焦虑,又能控制焦虑。 7)解决不一致的问题——关联性和知识创新是关键。 8)没有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一个具有批评精神的消费者,精心设计自己的理论和行为。 * 未来学校的特点 1.学校组织成员拥有一致的信念 2.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具有学习自主权,教师具有教学自主权 3.学校成为开放的组织,形成学校服务社会,社会积极办学的局面 4.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 小结 前言:教育活动的基本历程 一、学校的萌芽 1、青年之家 2、宣教广场 3、养老机构 二、学校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提高----提供闲暇时间 2、脑体分离----提供教师 3、文字产生---提供教育内容 4、国家出现---提供教育目的 三、古代学校 (一)、中国传说中的学校 (二)、有据可考的最初的学校 (三)、学校的发展 3.3.1.1 中国----学在官府 3.3.1.2 中国---私学 3.3.1.3 中国---书院 3.3.2.1 外国---传说 3.3.2.2 外国---古希腊和古罗马 3.3.2.3 外国---学园 3.3.2.4 外国---中世纪的学校 附加---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 (四)、古代学校的特征 3.4.1 教育主体确定,以致产生以教育活动为职业的教师;但教育教学活动更多地依赖个人特质。 3.4.2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但差别很大。 3.4.3 文化传播逐步规范化;但修业年限不一。 3.4.4 固定场所和一定的设备;但没有形成学区。 3.4.5 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但不系统。 四、近代学校 (一)教育系统的形成 (二)班级授课制度的出现 (三)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五、现代学校的职能(有限责任) 六、未来学校---畅想和推测 * 参考材料和延伸阅读 1、毛礼锐主编《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第2版 2、吴式颖 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3、李国钧 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吴式颖 任钟印 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10月第1版 5、康永久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