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立松山高中9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基础生物第二次期中考.DOC

台北立松山高中9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基础生物第二次期中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立松山高中9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基础生物第二次期中考

台北市立松山高中92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基礎生物第二次期中考 一.單選題(共40分) 1.人造林較天然森林易發生蟲害的主要原因為:(A)人造林的鳥類較少 (B)人造林的抗病力較差 (C)天然森林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強 (D)天然森林受人為干擾較少 2.某地區的2公畝麥田中,用捕鼠籠誘捕田鼠共捕獲50隻,做標記後再次放回麥田。經一段時間後用相同方法捕獲52隻田鼠,其中的10隻有標記,則: (A)此麥田的田鼠族群約有240隻 (B)田鼠的族群密度為120隻/公畝 (C)三年後,再測得田鼠的族群密度為25隻/公畝,則這三年來該田鼠的族群變化為-35隻/公畝/年 (D)此種調查法適合調查生物分布範圍小分布均勻的族群 3.到達巔峰群落的群集,有何特徵? (A)群集已沒有日變化情形 (B)群集已沒有年變化情形 (C)群集已沒有消長情形 (D)群集的優勢種已確定 4.對於一個隔離且數量已大為減少的生物族群來說,其潛在的危機是: (A)種內競爭減少 (B)喪失了遺傳多樣性 (C)趨向於任意交配 (D)能量流轉減少 5.下列何者不屬於群集在時間上的週期性變化? (A)綠蠵龜每隔幾年會到澎湖的海灘產卵 (B)921地震後九份二山長出許多山黃麻和颱風草 (C)黑面鼻琵鷺每年秋冬在七股的濕地大量出現 (D)冬至前有許多烏魚在台灣鄰近海域洄游。 6.下列何者是屬於基因(遺傳)歧異度?(A)草食性動物有偶蹄和奇蹄的差異(B) 狗有貴賓狗、狼狗、老虎狗等的差異(C)岩岸的生物種類較沙岸為多(D)森林有落葉林、針葉林和熱帶雨林之分。 7.熱帶雨林的物種結構,不具下列何種特色?(A)物種歧異度大(B)有明顯的優勢 分子(C)生物間各種交互作用複雜(D)垂直結構層次多。 8.落葉林生態系與草原生態系之比較,主要差異是下列何者?(A)緯度(B)年平均 雨量(C)溫度(D)日照長短。 9. 下列關於病毒的敘述,何者正確?(A)可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 (B)遺傳物質均含DNA和RNA(C)在寄主細胞內僅具繁殖的生命現象 (D)脂質的外殼使病毒容易感染寄主細胞 10.白線斑蚊是傳染登革熱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區在密集噴灑殺蟲劑後,此蚊族群量減少了90%,但是一年後,該族群叉恢復到原來的數量,此時再度噴灑相同劑量的殺蟲劑後,僅殺死了50%的斑蚊。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殺蟲劑造成斑蚊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基因(B)斑蚊身體累積的殺蟲劑增加了自身的抗藥性(C)原來的斑蚊族群中,少數個體具有抗藥的基因(D)第一年的斑 蚊族群沒有基因的變異。 11.有關微生物的敘述何者錯誤?(A)病毒的大小用奈米表示 (B)細菌是單細胞,其大小為數微米~數十微米(C)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的病毒,只比細菌小一點 (D)矽藻是浮游植物中的主要種類,但要用光學顯微鏡才看得見。 12-15題為題組. 龜山島由於受到東北季風強勁風勢的吹拂,使得山頭的林木矮化、沒有層次分化、形成樹木緊密、灌木化、地被層稀疏的風衝矮林。由於龜山島過去有人屯墾,因此植被受到程度性的干擾,海拔260公尺以上仍是原生的森林(風衝林),而260公尺以下,從1977年廢耕至今已形成次生天然林。 12.影響龜山島植群分布的最重要天然因素為何?(A)溫度(B)海拔高度(C)雨量 (D)風。 13.造成風衝林地被層稀疏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東北季風強勁,使地被植物 不易固著 (B)樹木緊密,陽光不易透過 (C)龜山島乃火山地形,土壤貧瘠 (D)東北季風夾帶雨量,使地被植物易腐爛。 14.【圖a】和【圖b】分別是森林群集形成的過程,龜山島海拔260公尺以上的 森林(甲)與海拔260公尺以下的森林(乙)的形成過程,下列配對何者正確? (A)甲、乙一【圖a】(B)甲、乙一【圖b】(C)甲一【圖a】、乙一【圖b】(D) 甲一【圖b】、乙一【圖a】。 15.發生於甲乙兩地之消長,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甲地完成消長的時間比 乙地短(B)甲地形成的森林較乙地高大茂密(C)一開始環境中的土壤甲地較乙地多且肥沃(D)甲地的先驅種可能為草本植物,而在乙地則可能是地衣(E)甲乙兩地的森林顛峰群集外貌不盡相同。 16-17題為題組 龜山島上有兩座半淡半鹹水湖泊,分別位在龜尾及龜首附近,生態學者在較大的龜尾湖發現有柳絲藻、蘆葦、睡蓮等植物的生長。此外生態學者又對湖泊內生存的魚類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新種台灣淡水魚一小鯔蝦虎(Mugilogobius parvus),數量卻極少,另有兩類外來種淡水魚一錦鯉、慈鯛,其餘皆為洄游或半淡鹹水區魚種一點帶叉舌蝦虎、頭孔蛇塘鱧、鱸鰻等,其中最具優勢的魚種是點帶叉舌蝦虎(Glossogobius olivaceus),本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