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无土栽培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喷雾栽培技术及设施 定义: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直接喷洒射到植物的根系以提供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营养液栽培技术。 优点:解决了根系的水气矛盾,适宜于叶菜类 设施:种植槽和供液系统(贮液池、水泵、管道、过滤器和喷头等) 3.2 环境调控技术 温度调控 湿度调控 气体调控 温度调控 内外热系统: 室外干扰量:室外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风向等; 室内干扰量:采暖系统、照明及其他设备的散热,作物及栽培床的散热、散湿等 遮阳降温 非升温材料 蒸发冷却法 冷水蓄热系统 热水供暖 地上部加热 地下部加温 温度高 温度低 温度调节 湿度调控 作物叶面蒸发小,严重时体内水分过多,导致茎叶增大,影响产量。也容易产生病害。 作物叶面蒸发大,严重时导致根部供水不足,作物体内水分减少,细胞缩小,气孔率降低,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通风换气降湿 热泵降湿 加温降湿 喷雾加湿 湿帘风机降温加湿系统 湿度低 湿度高 相对湿度25%~80% 气体调控 通风换气 排除多余热量,降低室温 排除多余水汽,调节湿度 方式 自然通风 强制通风 负压通风 正压通风 等压通风 增加CO2浓度 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 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 CO2 肥源 酒精酿造工业的副产品 碳氢化合物燃烧 强酸与碳酸盐化学反应 空气分离 3.3 光环境调控技术 原理:根据作物的种类及生育阶段,通过一定的措施,调节光照条件,创造良好的光照环境,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补光调节:高纬度地区或连阴天/光周期临界期 遮光调节 人工光源选择依据 常用人工光源: 白炽灯:红外线,可见光比例小,发光效率低,辅助光源 荧光灯:低压气体放电灯,光谱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光周期补光 金属卤化物灯:新型光源,效率高、光色好、寿命长,高强度光源 高/低压钠灯:产热量小,更易接近作物 LED光源:绿色光源,光谱分布可调节、冷光源、小型化、寿命长 LD光源: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脉冲发光、干涉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功率高、发光效率好、可用电流直接调节;前景看好 光源布置:作物、光照度、温室高度、灯的大小 3.4 计算机智能管理 优势:智能调控;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 管理:环境、植物体、生产作业、销售和生产资料。 系统: 生产分析系统 生产信息系统 经营战略支撑系统 环境监测 植物体测量 环境控制设备 机器设备 销售信息 环境监测控制系统 植物体信息系统 生产计划系统 销售计划系统 环境监测控制 植物生长模式 工作记录数据库 销售记录数据库 植物生产分析系统 经营战略支持系统 生产资料 管理系统 植物生产信息系统 植物生产信息数据库 生产资料管理数据库 3.5 物联网技术 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集成加热系统、通风系统、遮荫/保温内帘幕系统、外遮荫系统、C02施肥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植物保护系统、高压喷雾降温系统、湿帘—风机系统、屋顶喷淋系统、补充光照系统、灌溉施肥系统、废液回收—消毒系统、电气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于一体,真正实现多功能,多场合运用。 4 优点 不再靠天吃饭 自动化程度高 多层栽培 生长快 高产、绿色 … … 格瑞尔照明光环境应用部 格瑞尔智能植物工厂 浙江大学 Zhe 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 Zhe 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 Zhe 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 Zhe Jiang University 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系统,既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 * * 人工利用型 光源包括,高压卤素灯、高压钠灯、高频荧光灯及发光二极管等。 对设施内光、问、CO2、EC、pH、溶解氧和液温等均可进行紧密控制,明暗其长短可任意调节,植物生产较稳定,可实现周年均衡生产; 20C40S,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建立了第一个人工气候室,并把营养栽培与环境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1957年,世界上第一座植物工厂在丹麦约克里斯顿农场建成,1000m2,并用型,水芹,全自动传送带流水作业,100万kg/年; 1963年,奥地利的卢斯纳公司建成一座高30cm的塔式植物工厂,利用上下传送带旋转式的立体栽培方式种植莴苣,人工光。 * 1973年,英国温室作物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