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优秀征稿【选登】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优秀征稿【选登】
var mediav_ad_pub = ‘XvHluG_1593096’;
var mediav_ad_width = ‘877’;
var mediav_ad_height = ‘100’;
弘扬“工匠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对待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努力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匠人。以下是关于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优秀征稿。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优秀征稿(1)
时代飞速发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工业时代。中国式制造业大国,而现在很多企业都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理念,从而能忽略了“工匠精神”,导致如今中国人去日本等地大批量采批生活用品,甚至连马桶盖,剪刀等也求“日本制造”,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
这类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现在“工匠精神”的缺乏,放眼周遭,浮躁之风滋生蔓延,所以我们才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追求完美。荣宝斋的王玉良大师一生追求完美,他所做的《夜宴图》木板复刻至今无人再做第二份,因为他所做的太精妙,难度太大。他用1667块木板才做成,先打板打印,不合适的再修改,如此反复,一年半才做成,其坚守细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叹服。正因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让我们获得如此艺术精品。相信有了这样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就不复存在了。
工匠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著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守,情怀和修行。她精心端坐,几百个小时做出世人精绝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称赞。她肯静心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艺术,反观我们的制造业,恨不得一个小时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假如有金大师一般的不顾浮躁,只专心做自己的产品,“中国制造”一定会大放异彩。
逯耀东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我们有一只有内涵的碗吗?我们每天点灯生活,我们有一盏有感觉的灯吗?是啊,如今文明推动文明太快,来不及体会传统文化之美,做不出有中国人情怀的东西,即使有也是少数,所以我们要从今天开始抛下浮躁做产品,慢一点也不是坏事,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发扬起来,融入产品,拉回国人总“向外看”的目光,让中国制造有朝一日成为人人争先购买的产品。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优秀征稿(2)
恩格斯曾经说:“工具的使用是人脱离动物界的第一步,劳动使人真正成为人。”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打从人之为人之时,就是人类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了。韩非子《五蠹》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因代表当时的先进生产力,而得以“王天下”。再往后,有《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老夫子以之譬喻君子修身养德。哲学家庄子也爱拿工匠说事,“运斤成风”和“庖丁解牛”的故事至今妇孺皆知。
可见,“工匠精神”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止于形而下的探讨。它一面改造和丰富着人类文明的样貌,一面也激起人们对万物至理的飞扬想象。
时移境迁,“工匠精神”的含义也在悄然演变。工业革命以后,大工业生产的兴起给“工匠精神”注入了大规模与标准化的时代内涵;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则将神圣的劳工权力赋予其中。马克思就曾宣称,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于是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首次以劳动之名而获无上荣光。就连马克思本人,为写就巨著《资本论》亦笔耕不辍40年,算得上是“工匠精神”的时代楷模之一了。
然而在互联网经济兴起之初,“工匠精神”一度显得有些落伍。反而甚嚣尘上的,是利用互联网整合资源、投机套利的成功学。君不见,多有文坛新秀,识字不多却不惮炮制巨著吸粉;也不乏影坛老手,故事未成便草草弄出大片圈钱;至于舞台上下,生搬硬凑,逢迎拍马更不在少数。“资本熏得游人醉,直把市场作赌场。”人心浮躁、万众攒动之际,谁能料到“工匠精神”的种子却能暗中萌芽,逆势生长?的确,膨胀的文化市场终将冷却定型,竞争的浪潮也会去粗存精。正如日本管理大家大前研一所言,“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如此一来,“工匠精神”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