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doc

o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4/12/31?9:23: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剧变一:企业大学将掀新一轮高潮   曾经被认为只是一阵流行的企业大学,在未来的几年会迎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建设主体不再仅是外资500强企业、央企、民企中的龙头企业,而是在各行业的细分领域,各地方的市场经济主体和以A股上市的企业们。   在未来的2~3年内,近1000家企业大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且可能出现“世界级”的企业大学。   “世界级”不是指硬件,而是指在顶层设计理念、运营方式上的创新以及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这股高潮的出现主要基于三大原因:   第一,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拐点。   即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中国经济必须向效率型转变,这就对企业整体的人才效率、人才质量提出了高要求。   第二,政治推动企业进一步改革。   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市场意义在未来几年会充分的展现出来,其背后的思路是“国进民进”,推动更多的央企国际化,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充分竞争,相当于二次创业。   同时推动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国企,更多的民企进入原来国企相对垄断或者控制的市场,推动国有资本更加市场化。   只有通过竞争充分,人的重要性才会充分释放出来。这时候着急的首先是企业的一把手,企业大学会成为他考虑采用的一种战略工具。   第三,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熟和崛起。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积累,中国企业家群体逐渐成熟和崛起,思考问题的高度、视野和传统计划经济时完全不同。   人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迫切希望发现人才,得到人才,充分的使用人才。   这三个因素,加上一批中国企业大学标杆的示范效应,注定企业大学会进入他们的视野并得到充分重视。   剧变二:人才培养核心逻辑彻底颠覆   企业培训体系设计的主逻辑、传统培训的方式需要彻底颠覆。   从传统人力资源培训逻辑彻底转变为战略逻辑,变成真正的人才发展体系逻辑。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面授课,管理者培训都会从传统的培训转为研讨式,专题项目式(有时候也被培训业内简单理解为混合式,但不是O2O)。   当越来越多的CEO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首席教育官时(Chief?Education?Officer),企业大学顶层设计的主逻辑就应该是战略层面(使命价值观-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到组织能力到人才规划,岗位发展体系和核心岗位能力建设体系及培训实施。   从这个逻辑出发,就要求市场上相关的服务提供商,无论是商学院、培训公司还是咨询公司,提升其与高层对话,解读对方战略的能力。   由于高管的关注和参与,传统的培训方式尤其是管理者的培训方式会有巨大转变。   只讲外部案例,不结合业务挑战的案例甚至不和企业的实际呼应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培训方式做改变,转为结合企业的业务主题,甚至定制开发一些企业自己的案例,让企业管理者参与到案例开发、案例讲授的过程中来,这样企主才会买单。   剧变三:移动互联网影响5年后大爆发   大家最近谈得火热的O2O教育模式在3~5年不会成为企业培训的主流,但是5年后会有个大爆发。   大部分传统的商学院和咨询培训公司都做不成这个模式,跨界者或迅速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运作能力的培训机构才可能最终在这个领域占据高点。   目前中国企业的中高管主体人群是60后70后,虽然大部分都在努力学习拥抱互联网,但是就像出国定居的第一代移民,即使努力融入,骨子里的一些东西是无法改的。   他可以鼓励员工去尝试,但让这个群体发自内心地集体拥抱互联网几乎不可能。   真正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是85后,所以中高管的管理培训市场彻底O2O,必须在85后全面接班掌权的5年以后。   但是,谁能在现在布局、理解这个趋势,谁就是2020年时代的教育培训领域的王者。   越是有名的大的商学院或者教育机构越完成不了这个转型,很可能成为克里斯滕森的颠覆式创新的又一个例注。   因为这个转型不是改善,而是彻底的革命,把原来的教学设计逻辑、营销方式、教授队伍甚至利益合作机制都革命掉,这个几乎不可能发生。   所以大多数商学院的传统招生都在下滑,却无力改变。一批有一定品牌积淀的咨询培训公司也不一定能在这个趋势下完成转变。   因为这类公司大多数的收入来自客户而非用户,即是一种B2B的模式而非B2C的模式。   只有机构的最高领导团队(最好是创始人)彻底拥抱这种转型才有可能在下一个浪潮中存活下来。   这个机会就如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布局尚未完成留下来的窗口,最多只有2-3年。   一是这些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在忙于争夺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这是他们现在最主要的战场。   二是教育尤其是企业培训教育毕竟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