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出路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上传时间:2016/3/27?11:56:00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人们都觉得机器人是“阳春白雪”,可我认为它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市面上的工业机器人一台就动辄十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但成本高的一大因素就是核心零部件被外资企业垄断,有些人总以为“国外的月亮更圆”,实际上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正在被中国突破,有不少国内企业的产品虽然与外资产品有差距,但应用在很多领域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我们发现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有很多细分市场的机器人需求被压制,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价位太高造成的,比如无锡这个全国电动车生产基地,聚集着众多大大小小的电动车零配件以及集成生产企业,他们正在遭受焊工资源短缺引发的日趋激烈的争夺焊工大战,春节前后,一家以电动车车架焊接为主业、拥有上百个焊工的企业,竟然在毫无征兆下被30多名焊工悄然“炒了鱿鱼”,一时间这么多焊工集体离开,显然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在中小生产型企业,机器代替人的需求已极为迫切。
工业机器人的价位可以大幅降低到中小生产型企业接受的程度吗?我认为,如今的中国有不少从上游零配件到下游生产销售的机器人企业,而且有很多企业苦于单打独斗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尴尬,如果有一家企业可以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加强团”,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生产出中小企业买得起用着好的机器人产品了?
资源整合者
早在8年前我们做智能轮椅起家,后来又涉足电子骨骼,这种与机器人结构与原理极为相似的产业积淀,让我们率先发现了几乎无人涉足的“金矿”市场——以汽车、电子电气、铸造、橡胶及塑料制品和食品行业等传统五大行业为主的焊接机器人应用市场,大批中小企业有迫切需求却买不起高价的机器人;另一方面,国内有几百上千家机器人企业的产能释放率低,甚至年开工率在10%左右。焊接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其和搬运机器人是中国使用量最大的两个种类。
而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及目标,自主品牌机器人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权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工业机器人应用量达到80万台。
那些不差钱的大企业比如格力、美的,用高端机器人没问题,我们更应该将目光瞄准那个未释放的中小企业的细分市场。我认为,低成本、自动化是制造领域中小企业在当前激烈竞争背景下存活下来的唯一方向。
2014年下半年,当我们决定要进军被称之为规模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焊接机器人时,我到无锡这个全国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去调研,走访了二十多家企业,这些老板无一不对焊工短缺造成的生产经营难题而连连摇头。而在他们的印象中,机器人是那么的“阳春白雪”,与他们这“下里巴人”式的小企业是那么格格不入。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为什么不可以生产出一款这些企业所需求的质优价廉的机器人产品呢?
当然这个瞄准中小企业市场的打法,不能按照那种常规套路来做。我们认为,要在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把价格大幅降低至中小企业接受的程度,这单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于是我们成立欢颜机器人公司,这个公司不单单是一家生产研发机器人的企业,更是一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者。
曾于863项目中国内第一台爬壁机器人本体分系统方面,有多个技术创新突破的,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赵言正,以及其他两位教授,带领着研发团队为我们的焊接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撑。
由于我们从类似于机器人的智能轮椅和电子骨骼起家,在寻找行业内专业的零配件企业作为“合作小伙伴”时,也非常轻车熟路,邀请到的都是行业非常专业的企业,比如负责减速机的南通振康公司,昆山华恒减速机公司,绿地谐波减速机公司;负责电机/驱动器的是上海儒竞公司;负责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是海德公司;负责控制系统的是成都卡诺普公司;负责焊接机器人销售渠道之一的是上海焊鼎公司。这些行业里很强的企业以成本价提供零部件,好处就是受让欢颜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按照对公司重要性大小进行股份比例的分配,不仅如此,公司如形成大批量订单,这反过来对零部件企业成本降低和实现盈利是一个促进,这犹如一个“加强团”,欢颜便是团长,大家都非常认可这个模式,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不仅如此,公司也同样以股权方式激励员工工作,每名核心员工都有股权且都身兼数职,这使得每名员工之间的工作内容不涉及等级障碍,只存在高效的交流对接。
国产化出路
如果中小生产型企业都用上工业机器人,或许焊工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但是一方面是,全球化、生产周期缩短、人口老化、薪资水平以及健康和安全条例等多种因素下,人力成本逐步上升和工业机器人制造成本在下降,倒逼机器替换人工,另一方面却是进口核心零部件高额费用致使国内工业机器人产品价位居高不下,中小企业则望而却步。
我们把行业里的玩家聚到了一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