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 看懂医院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转 看懂医院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化验主要是查看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等。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如下: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600万~700万/mm3)2周岁后逐渐下降。
[临床意义]
〖减少〗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感染、肝病、出血性疾病、白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胃切除术后等所致的贫血。有的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也可能产生中度贫血。
〖增多〗①慢性心肺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某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心力衰竭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③慢性一氧化碳中毒。④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12~16g/d1)
成年女性110~150g/L(11~15g/d1)
新生儿170~200g/L(17~20g/d1)
[临床意义]
〖减少〗①Hb减少的程度比RBC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即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由于慢性反复性出血所致,如溃疡病、钩虫病、痔疮出血及妇女月经过多等。②Hb减少的程度与RBC相同,见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如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所致的贫血。③RBC减少的程度比Hb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大量失水、严重烧伤、休克、高原病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3)
6个月至2岁(11~12)×109/L(11000~12000/mm3)
[临床意义]
〖减少〗①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以及伤寒、结核病、极严重败血症等。②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病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等。③使用抗癌药物、放疗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者,以及药物反应,如使用氯霉素、甲磺丁脲、磺胺药等。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增多〗①急性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阑尾炎、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肝脓肿、疖肿、脓胸、急性风湿热、白喉、百日咳、败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等。②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③某些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等。④急、慢性白血病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st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sg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E或Eos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B或Bas 0~0.01(0~1%)
淋巴细胞L或LY 0.20~0.40(20%~40%)
单核细胞Mon 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化脓性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毒、急性出血或溶血等。减少:某些病毒性、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放射线损伤等。提示机体抵抗力差。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肺吸虫病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央等,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天疱疮等,以及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减少:较严重的疾病进行期,待到恢复期时可转为正常。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亦可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手术后等。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结核病、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以及传染病或中毒后的恢复期、淋巴肉瘤等。减少:传染病的初期、淋巴系统有广泛破坏后和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活动性结核病、疟疾、黑热病等。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诊断学 外周血管检查[资料].ppt
- 诊断学外周血管检查(精品PPT).ppt
- 诊断学 外周血管检查[精华].ppt
- 译林出版_三年级英语下册_unit7_on_the_farm(第一课时)课件.ppt
-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第二课时)[整理版].ppt
-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_My_friends(第二课时)[教学].ppt
- 译林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任务型阅读、首字母填空汇集 .doc.doc
- 译林小学英语4A unit 7 how much市公开课课件_图文.ppt.ppt
- 译林版英语四上《Unit 8 Dolls》story time公开课课件_....ppt.ppt
- 译林小学英语4A unit8 dolls 公开课课件.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