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植物组织培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莓的植物组织培养

草莓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草莓(Fragaria spp.)为重要的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草莓繁殖容易,结果早,收效快。尤其是近年的促成栽培,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使草莓的成熟期大大缩短,从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6月份,都有新鲜草莓上市,填补了水果的淡季市场。 (1)形态特征 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根系为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草莓的茎呈短缩状,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短缩茎节间极短,节密集,其上密集轮生叶片,叶腋部位着生腋芽。地下短缩茎为多年生,是贮存营养物质的器官,也可发育成不定根。匍匐茎是草莓的特殊地上茎,是其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离生雄蕊20~35枚。雌蕊离生,呈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数目从60~600不等。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至多歧聚伞花序。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式生于花托上。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2)生物学特性 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荫。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而叶片则较大,因此蒸发量大。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9、10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都能生长。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栽培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草莓用匍匐茎分株法繁殖,这种方法繁殖系数高,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在繁殖圃设1m宽行距,50~60cm株距定植,从5月到9月均可繁殖。圃内保证肥水供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减少结果量。匍匐茎发生后,将其向母株四周拉开,排列均匀,并在偶数节上压土促发根系,每条匍匐茎上可形成3~5个壮实的子幼苗,待茎苗长到3~4片叶时可以移出,作为定植苗用。移出时每株小苗靠母株一侧的匍匐茎留2cm长剪断,另一侧齐根剪断。起出的苗可进行假植,假植宽度以15×15cm为宜,假植深度以根和叶柄分界线埋入土壤1cm为宜,假植后要做好管理工作。 草莓的脱毒苗培养 (1)热处理脱毒 将草莓植株在40~41℃温度下处理4~6周,然后取微茎尖培养。 (2)微茎尖脱毒 ①初代培养 取草莓生长健壮的母株或匍匐茎上的顶芽,用自来水流水冲洗2~4h,然后剥去外层叶片,在无菌条件下,用0.5%次氯酸钠溶液表面消毒5min,并不停地搅动促进药液的渗透。在无菌条件和解剖显微镜下剥取茎尖分生组织,以带有1个叶原基的茎尖为好。0.2mm的茎尖无病毒率可达到100%,但接种后的成活率下降,并延长培养时间。茎尖分离后,迅速接入培养基MS+BA0.25+NAA0.25或White+IAA0.1中。培养条件为22~25℃,日照16~18h/d,光强3000Lx。经2~3个月的培养,可生长分化出芽丛,一般每簇芽丛含20~30个小芽为适。注意在低温和短日照下,茎尖有可能进入休眠,所以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时间必须保证。 ②继代培养 把芽丛割成芽丛小块,转入MS培养基中,令其长大,以利分株,待苗长大到1~2cm时,可将芽丛小块分成单株,再转入前述的分化培养基中,又会重复上述过程,达到扩大繁殖的目的。 ③生根培养 在培养基中加入NAA 1mg/L或IBA 1mg/L,使发根整齐,由于草莓地下部分生长加快,发根力较强,也可将具有两片以上正常叶的新茎从试管中取出进行试管外生根。 ④驯化 用镊子把草莓苗从试管瓶中取出,洗掉根系附带的琼脂培养基。事先备好8×8cm或6×6cm的塑料营养钵,内装等量的腐殖土和河砂。栽前压实,浇透水,用竹签在钵中央打一小孔,将试管苗插入其中,压实苗基部周围基质,栽后轻浇薄水,以利幼苗基部和基质密合。 栽后的试管苗要培养在湿度较大的空间内,一般加设小拱棚保湿,并经常浇水,以增加棚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