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沾着泥巴的电商,谁说不会是下一个互联网金融巨鳄?.doc

这家沾着泥巴的电商,谁说不会是下一个互联网金融巨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家沾着泥巴的电商,谁说不会是下一个互联网金融巨鳄?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5/7/24?11:27: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当Gofast喷气背包的飞行员Nick在雁西湖畔起飞的时候,一亩田的创始人邓锦宏先生也跟着众人来到了二楼的天台上观看。   无人机和喷气背包是吸引他参加极客公园奇点·创新者峰会的重要原因。“我们会把无人机用于农业产能的监控当中,一亩田有可能成为这些无人机最大的客户”观看完上午的演出后,他坚定地说。   在一亩田的网站上,你可以看到神农图这样的大数据信息图,信息图中实时显示了今日全国农产品的交易数额,交易人数,滞销情报和上市预告,精确到个位数,甚至,当你点击一个省份的时候,旁边的交易数据会显示这个省的交易情况,精确到县区。   邓锦宏介绍,这些数据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来自政府的数据,一方面来自实时的交易统计,第三方面来自人工的数据上传,目前,这些数据来源可以覆盖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产能。想要达到更多更准确的覆盖,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新技术采纳显得尤为重要。   成为无人机的最大买家,这并不是一句吹嘘之词,目前,一亩田平台上大宗农产品的买家客户有25万家,在线的卖家用户有210万家,每天的交易规模达到3亿,而在半个月之前,这个数字还是2.5亿。一亩田的集团副总裁高海燕先生接受极客公园采访的时候说,明年实现5000亿的交易规模没有悬念。在互联网O2O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美团在2015年给自己定的目标也只有1000亿。   这家很少在媒体公开露面的公司其实只有4年的历史,它的萌芽脱胎于一个只有三人的项目组。   无心插柳的泥巴电商   一亩田这家公司的起源,还要说到2009年在百度的一个公益的乡村信息化项目。   在那之前,用百度搜索很多乡村的信息显示都是空白。“对于当地人来说,搜索无结果你会感觉特别失落,感觉世界把你抛弃了,连自己家乡都找不到。”邓锦宏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百度展开了乡村信息化的项目,并举办“情系e乡——全国大学生乡村信息化创新大赛”,目的是让大学生们在百度空间内完善自己家乡的信息,当时邓锦???就被安排到这个项目当中。  “我带着两个实习生,基本上用了一年的时间,跑了七个省份,差不多100多个村。”每到一个地区,邓锦宏们的第一步是找一些县长,可是县长总是开会,他们就让县长帮忙介绍一些年轻人,后来他发现,村里都没有年轻人,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   后来邓锦宏就索性自己带着一些大学生村官,一村一户地教农户用PC上百度百科,把自家的农产品信息发到百度。有一次,通过百度的推广,一个农户把滞销的60多吨的辣椒都卖掉了。   这件事情让邓锦宏意识到农业信息化的巨大潜力,他想进一步把这个公益项目做大做重,不过这在当时强调轻资产的百度内部遭到了反对。于是,2011年9月,邓锦宏出走百度,拉着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一亩田。   不断试错与意外的突围   创业最初的两年里,邓锦宏并不懂赚钱,他的团队先后尝试了六种方向摸索突破口,回忆其那段艰难的往事,邓锦宏显得云淡风轻:“其中有五种都是巨亏,基本上把身上的钱都亏完了。”他并没有具体讲述自己走了哪些弯路。反倒是一亩田的市场公关李国训告诉极客公园,2011年到2013年一亩田尝试了很多。“刚开始做了一个类似去哪儿网的比价工具,一个信息平台,只有半个人在运营。每个月靠广告费只能赚十万元,其他人都在做“核心业务””   这些核心业务包括:团购融资,把化肥等物资通过团购的方式卖到农村去;给每个村建立一个网站,让每个村的村长成为这个农村社区的管理员;建立养鸡网;给餐厅配送食材;还有帮农民把农产品卖到经纪人手上。   五种“核心业务”越做越亏,反而是起初由半个人运营的信息平台每天都有几万人登录。后来,一亩田团队人员发现,很多采购商在购买农产品的时候会要求平台去线下核实一下,他们才想到往线下撮合的形式去走。随后其他的几个业务也就慢慢被推翻了。   苦日子撑了两年之后,投资来了。2013年12月,一亩田获得红杉资本中国数百万美元的融资,从新发地的4家门店到全国的35个网店,从一天交易50万到现在一天交易额突破3亿,一亩田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车道,以超过2000倍的成长速度飞快发展着。   用信息能力武装农户,不让滞销农产品烂在仓库   在一亩田的应用中,你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数据,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商超,批发市场的采购价格,小到百万,大到千亿,以北京最大的批发市场新发地为例,在一亩田的App里,你不仅仅可以看到新发地的全年采购金额,还可以看到采购的商品种类,还有新发地的原有供货商,农民们把他们的水果信息发布到网上,采购商则把自己的需求展示出来,双方在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易。   目前,一亩田既和新希望这样的供应商合作,帮助其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也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