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五个建议.doc

盘点: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五个建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点: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五个建议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11/10?7:39:00 论文作者:未知 ? ?   (讯)如果总结出2015年科技界的几大关键词,想必没有人会否认“互联网+”会是其中之一。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这个概念,各类解读层出不穷,所有人都已听得耳朵生茧。目前业内的共识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将是驱动当今社会变革、促进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因此,“互联网+”被视为是传统企业实现蜕变转型的一剂良药。   然而,现实总是很骨感,传统企业的互联网之路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由于长期缺乏互联网基础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传统企业在探索互联网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近一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不少亟待利用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的二三线城市传统中小企业,我本人也正在一家传统企业从事着“互联网+”的实践工作。发现大家遇到的困惑虽然各有不同,但也有不少共性。现将这一年来的思考总结成对传统企业的五条建议,供大家讨论。   一、摒弃“重技术轻运营”的错误思想   在很多传统企业眼里,互联网是个非常高大上的字眼,他们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只要有了足够多的高技术人才作支撑,互联网转型的道路就会一帆风顺,做出来的产品就能够一炮而红。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些企业甚至不惜成本将研发中心迁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那里有足够多和足够优秀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产品运营却常常被这些企业忽视。实际上,研发、产品、运营,是互联网产品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很难说谁比谁更重要,只是在不同公司侧重点和方向不同。运营是直接与用户和市场打交道的,没有强有力的运营能力的支撑,缺少了市场与用户数据的反馈,再好的产品都难以为继。只有正确认识到运营的重要性,“互联网+”才算迈出了第一步。   二、心态放平,切忌急于求成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很多??统企业面临业绩下降的局面,部分企业将互联网+视作救命稻草,恨不得今天开会定好战略,明天就能完成产业升级,提升业绩。   然而心急总是吃不了热豆腐,对大部分没有互联网基础的传统企业而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是最佳选择。   我们常说,“互联网+”是一种化学反应,他不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利用互联网对企业自身的再造,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要实现“互联网+”,需先实现“+互联网”,即将企业原有业务流程重新梳理,利用互联网工具的特性,改善原有业务流程中低效率或者冗余的环节,实现效率提升。同时,在“+互联网”的过程中需完成两件重要工作,一是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打造出一支具备互联网思维和技能的团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互联网”其实就是“利器”的过程。   三、敢于放权,人尽其才   如果要问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内部运行体制上究竟有什么不同,估计很难有什么定论,但这种区别又是确实存在的。一般而言,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偏向自由、开放,而传统企业的文化则更崇尚规范、严谨。这种区别看似细微,但却是众多传统企业难以留住互联网人才的主要症结所在。   对传统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大胆放权,让真正懂互联网的人去做互联网相关的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才能让互联网这颗炸弹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   四、放下过往的成就,重新出发   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开始到2014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依靠以不动产为主的居民消费拉动,房地产、煤炭、钢铁、电力、建筑等多个行业都得到盘活,身处这一浪潮中的大部分企业,只要足够勤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从2015年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产业周期。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对于在上一波赚到钱的传统企业而言,过往的成功在此时反而可能会成为一种桎梏。因为在过去的那段时间形成的思维定势,很容易让你的思想停留在原来的模式,但你会发现原来的成功经验现在不适用了,坚守原来的模式只有死路一条。   所谓不破不立,作为传统企业的管理者,放下过去,走出思维定势是此时最重要的。唯有认清新的形势,放下包袱,才能更好的前进。   五、探索自己的道路,莫盲目迷信巨头   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对互联网知之甚少,又缺少了解的渠道,他们会把媒体上经常报道的万达、苏宁这些巨头的转型经验奉为“圣经”。但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性,适合别人的经验往往并不适合自己,别人走过的路也并非就是绝对安全。   总结:   “互联网+”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要心态放平,让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就一定可以看到成效。   最后说一句:“互联网+”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