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教室管理的意義及重要性 1.方炳林(民68) 教師和學生共同合適地處理教室中人、事、物等因素,使教室成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以易於達成教學目標。 2.教室管理目的,主要在促成學生有效學習,以達成教學目標。 3.研究顯示:教室管理行為與學習成就、態度等學習成果有正相關。 * 教學行為的類型 1.教學性的活動 1.主要促進學生直接獲得某種教育目的。如設計教案。 2.管理性的活動 主要建立和維持有效教學的各種教室情境和條件。如獎勵、發展師生關係。 3.教學性的問題,要用教學的策略來解決,管理性問題,要用管理的策略解決。 * 教室管理的問題 可分為個別及團體的問題。 1.德瑞克和卡塞(Dreikurs Cassel 1972) 認個別行為有下: 1.引起注意 2.尋求權力 3.尋求報復 4.失望無助 2.強生和班尼 (Johnson Bany 1970) 認團體行為有七: 1.缺乏團隊精神 2.不依據行為標準和工作程序 * 教室管理的問題 3.團體成員採消極態度 4.集體表現不當行為 5.有騷動、中止工作行為 6.不太守道德規範,仇視、抗拒、攻擊性之反應。 7.無法適應環境的改變。 * 教師特質與教室管理 1.學生問題行為有時候靠校規或訓導人員解決,但大多數教室問題靠教師自行解決。 2.波立 (Borich 1988) 指出: 大多數在教室所發生的管理問題,強度都不高,也沒有持續性。 3.孔恩 (Kounin 1970) 研究發現: 1.55%之教室問題與上課時談話及喧嘩有關 2.26%與上課遲到及不作功課,上課任意走動有關。 3.17%不專心上課與看其他書籍,作百日夢有關。 * 4.教師的某些人格特質與教室管理有關 1.持過度否定 2.權威氣氛 3.過度反應 4.集體處罰 5.責怪學生 6.暫停或中斷教學 * 有效教室管理的特徵 1.能綜觀教室全貌,不會只注意某一學生 2.教學活動中能注意到學生不良行為 3.教室不專制不權威,學生能自由表達意見 4.教室規約清楚明確 5.教師能經常注意學生興趣 6.教師教學活動不會因學生不當行為而中斷 7.教師因材施教,允許學生自我控速 * 教室管理的策略 1.建立班級規約 2.培養學生自律能力 3.預防不當行為發生 1.關懷學生,支持學生 2.公平 3.提供機會協助教師處理事務 4.保持一致的行為標準 5.發展班級的凝聚力和忠誠感 6.利用肢體語言,如眼神、手勢 4.獎勵學生良好行為 * 教室管理的策略 1.口頭讚美 2.書面讚美 3.發給圖書券、貼紙 4.給予優惠權利 5.公佈優良事跡 5.處罰不當行為 口頭警告、訓誡、罰站、公佈名字、扣分、隔離、強迫性服務等。 6.塑造班級氣氛 有期望、能溝通。 * 教室環境的佈置與設計 廣義的教學環境 指整個校園環境,包括學校面積大小,校內各種建築,圍牆、大門、學校附近環境、校內花草、樹木、道路等 狹義的教學環境 指班級教室及其可供教學,研討活動埸所及其相關教學措施而言,包括教室地點、外觀、室溫、桌椅、設備等 設計原則﹕ * 教室環境的佈置與設計 教室地點方便教學或實驗活動進行,教室所在力求寧靜。 教室大小及外形要符合美觀外,更要符合教學需要,並考慮到各種視聽媒體使用空間。 室溫在攝氏20度為宜,超過影響學習 教室顏色美觀、亮麗和諧感到舒適,黃色、紅色適合活動取向教學,藍色、綠色適合靜態學習活動。 * 座位安排要點 1.使所有學生都能面對整個教學區域 2.學期初,安排採行列方式,學期中以後,考慮改變型態 3.學生座位儘量避免直接面對干擾的來源,如面向門口,操場 4.學生座位之間,保持適當通行距離 5.座位不宜由學生挑選,應由教師依據學生身心及學習特質來安排,一段時間後,可調整部份學生座位。 * 班級人數與教學關係 班級人數的多寡與教學成效有關,小班級教學比大班級教學有效。 據研究﹕學生人數超過二十人以上時,學生數的多寡與對學生成就的影響不顯著,但對態度卻有影響,10至20人時學生數的增加影響學生的成就。 班級人數多少合適,除了考慮學習成果關係外,應考慮下列因素﹕ * 班級人數與教學關係 1.考慮學習目標的類別 如態度與技能的獲得為主要目的時,小班制較合適,高層次目標亦然 2.考慮學生個別差異 程度參差不齊須個別輔導時,用小班制或分組教學 3.考慮所要採用的教學方法 大團體演講法 40人以上 * 班級人數與教學關係 講述法 10至40人 練習法 5至15人 示範法 3至10人 小組討論法 3至7 人 小導師制 1至3人 以上三種因素,都與班級學生數多寡有關 * 理想的教室設計 可從下列幾方面考慮: 1.學生座位 2.教師座位 3.教室應保留學習活動空間 有時分組,有時較大學習活動,亦可利用角落作為學習中心或學習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