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带雨林平原不产粮食的原因(越近赤道水稻亩产越低)
热带雨林平原不产粮食的原因(越近赤道水稻亩产越低)
东欧风光—埃斯泰尔戈姆大教堂
雅克萨之战中国没有全胜 雅克萨城后被哥萨克人夺回
热带雨林平原不产粮食的原因(越近赤道水稻亩产越低)
2012-04-07 08:17:36|??分类: 自然地理 |字号?订阅
热带雨林平原不产粮食的原因(越近赤道水稻亩产越低)
全球热带雨林平原为什么都不产粮食,主要是土壤原因
要了解气温及降水量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就先以热带雨林土壤说起,在高温多雨的影响下,过量的雨水带来强烈的淋溶作用,会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矿物,如钾、钠、镁、钙等的盐基,使土壤失去植物所需的养分而变得贫瘠.另一方面,那些不易溶解的矿物,相对地集中起来。最常见的残留矿物为重金属的铁氧化物,铝氧化物,使土壤颜色偏红,因而名称叫做砖红壤,形成不透水的硬盘,并且土质具有很强的毒性,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我们初中化学学过溶解度的知识,在同样100g水溶液里,随着温度的升高,能溶解更多的溶质,从下面的硝酸钾溶解度表可看出水温10度时可溶20.9克硝酸钾,30度时可溶45.8克,70度可溶138克.所以同样的降雨量热带地区土壤的硝酸钾流失速度比温带快一倍以上,加上热带雨林降水量高于温带几倍,热带地区土壤的硝酸钾流失于近10倍速度流失,一些土壤形成古老的地方,经过上百万年长年流失,土壤养份都流失,剩下的都是难溶解的铝化物,铁化物,土地变成重金属重酸性的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地区只有在活火山地区,近期形成的火山灰土或者由近期中上游水土冲积成的新三角州平原,才有极肥的土质,这些肥沃的火山土及冲积土,如果再经过几十至百万年的淋浴,最后也会变成极其贫瘠砖红壤.
硝酸钾的溶解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 20.9g 31.6g 45.8g 63.9g 85.5g 110g 138g
美国分类法把热带雨林的土壤称为氧化土(oxisol)。
土壤之上为枯枝落叶层,但完全分解而形成的黑色腐殖质却不多,这层非常簿.
其下为土壤的表层,即A层(以淋溶作用为主),不但可溶矿物尽失,就是泥土颗粒也被分解或冲走,只残留下铁或铝的氧化物。
再下为B层(原以淀积作用为主的部分),在大量雨水下渗影响下,亦受到淋溶作用的影响,因而使A层和B层的性质接近,分界线并不明显。一般B层会有较多的铁氧化物,颜色较深或较红,以至有铁质的硬盘出现。
相对来说,B层的底部和C层(母质层)的颜色较深,因部分土壤颗粒及盐基会在此处积聚。但更多的矿物,但被下渗水带进地下水流失.
由于土质贫瘠,透气性极差,所以热带雨林的植物根部都很浅,并尽量接近枯枝落叶层,又由于根部很少越过地下1米,为了不被风暴吹摧倒,雨淋树木发现出巨大板状根来支撑.温带地区是全球最好的土质带,透气性好且肥沃,所以温带树林的根部一部达地下3米.
尼爪哇岛这是全球热带雨林地区的粮仓,如果今后几万年再没活火山爆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现在肥沃的火山土经过长期淋溶,最终也会从火山土---》棕壤---》红壤--》砖红壤演化,变成极其贫乏不适合粮食生产的土壤.
北方地区虽然只能种一季农作物,但是在夏天,北方地区日照时间长,晚上没有太阳的时间很短。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长,可以生产更多的养分。晚上,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也要呼吸等生命活动来消耗养分。北方夏天的夜间时间短使得植物的消耗减少。晚上气温低也使植物的生命活动消耗的少。更多的养分积聚起来,使得农业的产量相当高。世界的黑土地带都以粮仓著称.
邮件免费订阅《地理E周刊》
全国水稻平均亩产420公斤.广东水稻亩产380公斤,黑龙江平均亩产为430公斤,宁夏平均亩产为556.6公斤,日夜温差大有利提高谷物单产,按理说全国亩产以黑龙江最高才对,但由于黑龙江生长期有效积温不够,亩产只比全国平均高一点点,宁夏就同时满足日夜温差大生长期有效积温足土壤肥沃三大条件,全区平均亩达556.6,亩产为广东的1.46倍。
2008年云南元阳哈民族县梯田水稻面积种植17.84万亩,水稻平均亩产451.4公斤,亩产也比广东380公斤高的多,可见土壤对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邮件免费订阅《地理E周刊》
世界粮食主产区集中在较冷的温带,原因有3个,1。温带土质肥沃(高温多雨热带的土质是极其贫乏的),2。气候好(中国北方夏天日长夜短,日夜温差大,有利大幅提高粮食亩产),3。冬天极期冷(冬死农地的害虫)。
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只有火山土及河流下游冲积三角州的土质好肥沃,适合种粮食,象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这些极其贫乏的砖红壤是不适合农业生产的,更产不了粮食,中国南方的平原绝大部份都是冲积土,极其肥沃(这几千年人类在河流的中上游开荒耕地,造成水土突然大量流失,黄河三角州,珠江三角州,长江三角州,江汉平原等都是近几千年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