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9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2018原创精品之高中数学(文)黄金100题系列(原卷版)
39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I.题源探究·黄金母题
【例1】如图,已知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分别是的中点,是线段上的两个点,
且,下底是上底的2倍,若,,求.
II.考场精彩·真题回放[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例2】【2017天津文14】在△ABC中,,AB=3,AC=2.若,(),
且,则的值为 .
【例3】【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设为所在平面内一点,则( )
A.
B.
C.
D.
【例4】【2014全国2文6】设分别为的三边的中点,则
A. B. C. D.
【例5】【2015北京高考卷】在中,点,满足,.若,则______;_______.
【例6】【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设分别为的三边的中点,则( )
A. B.. C. D.
【例7】【2013高考广东卷】设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关于向量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给定向量,总存在向量,使;
②给定向量和,总存在实数和,使;
③给定单位向量和正数,总存在单位向量和实数,使;
④给定正数和,总存在单位向量和单位向量,使.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和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例8】【2013江苏高考卷】设分别是的边上的点,,,若
(为实数),则的值为__________.
精彩解读
【试题来源】人教版A版必修四第120页复习参考题
A组第13题.
【母题评析】本题中实际上为基底,然后将其它的向量利用此基底表示出来,主要考查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所以此类题型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要么单独考查,要么渗透于其它向量问题中.
【思路方法】(1)将一个向量表示为另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线性关系,主要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结合数乘向量、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来解决.(2)注意题目中中点与平行的应用.
【命题意图】本类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及三角形法则、数乘向量,以及图形的识别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考试方向】这类试题在考查题型上,通常基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偏下.
【难点中心】(1)如何利用三角形法则,面临的就是如何选择三角形,这是一个难点;(2)如何利用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如线段的中点、三点共线、平行关系,即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实施向量线性运算间的转换,从而达到将一个向量利用基底向量表示的目的.
III.理论基础·解题原理
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其中是一组基底.
解读:(1)将向量表示为另外向量的线性关系,关键是选取有利的基底,利用平面向量加减
法的几何意义(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及向量共线定理来解决;
(2)根据线性关系求解相关的参数及其它问题,解答时通常是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结合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组)来解决.
(3)三点共线模型要牢记:若A、B、C三点共线,O是平面内任意一点,
则
【考试方向】
这类试题在考查题型上,通常基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偏下,有时也会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等知识交汇.
【技能方法】
(1)将向量表示为另外向量的线性关系,主要是利用平面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结合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来解决;
(2)根据线性关系求解相关的参数及其它问题,解答时通常是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结合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组)来解决.
【易错指导】
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基底的选择直接决定解题过程的繁杂与简化、决定解题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必须重视基底的选择.
V.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考向1 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
【例1】如图,在中,点为的中点,点在上, ,点在 上, ,那么等于( )
A. B. C. D.
【例2】【2018福建莆田一中高一月考】在平行四边形中,与交于点 是线段的中点,的延长线与交于点.若,,则( )
A. B.
C. D.
【跟踪训练】
1. (2017山东潍坊模拟)在△ABC中,P,Q分别是AB,BC的三等分点,且AP=AB,
BQ=BC,若=a,=b,则=( )
A.a+b B.-a+b
C.a-b D.-a-b
2.(2017兰州模拟)若向量a=(2,1),b=(-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 排查落实练一.ppt
-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课件(鲁科版选修4).ppt
- 第1章 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pptx
- 第1章 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01.ppt
- 第1章 第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ppt
- 第1章 第2节 小专题 大智慧 巧解电解计算题.ppt
- 第1章 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ppt
- 第1章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03.ppt
- 第1章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01.ppt
- 第1章 第2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ppt
- 山西省忻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完美版.docx
- 广东省潮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审定版.docx
- 广东省云浮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学生专用.docx
- 广东省肇庆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新版.docx
- 山西省阳泉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审定版.docx
- 安徽省安庆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山东省青岛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必考题.docx
- 国家海洋局六大测评要素之常识判断能力精选真题(易错题).docx
- 安徽省池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参考答案.docx
- 山东省淄博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完美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