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金石学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金石的研究是从宋代开始。欧阳修(1007—1072)收集了上千种石刻铭文,编成《集古录》一书,收录了他写的二百九十六篇题跋,被尊为金石学的开创者之一。 继欧阳修之后的另一大金石学家、收藏家是赵明诚(1081—1129)。赵明诚生于号称丞相的仕宦之家(其父赵挺之,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自幼博览经史,十七八岁时,即雅好收藏,所储古籍、字画及前代金石刻拓甚富,年长后,娶了著名女词家李清照(1084—1149)为妻,二人志趣相投,均酷爱收藏,竟至嗜之成癖。夫妇二人穷年累月,苦心搜访,摹拓传写,全力以赴,积二十年之功,收集到三代以来古器物铭及汉唐石刻凡二千卷,为之考订年月,辨伪纠谬,撰写了跋尾五百零二篇,辑为《金石录》。至赵明诚去世时,该书已初具规模。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历尽艰辛将该稿整理成书,并写了一篇后序,名为《金石录后序》。 《金石录后序》是一篇文辞并茂、情景交融的记述文典范,直到上世纪中前期,李清照已去世八百年之久,仍被多次选作中学或大学的国文教材,可见历来评价之高。特别是对于金石、鉴藏而言,文中讲到的许多情况,足以使今日的读者仍然为之喜、为之乐、为之赞叹、为之不平。这是一篇古往今来的金石学者都不可不读的传世之作。 主要成绩 宋代学者在金石考古学方面的主要成绩是: 第一,辛勤收录古代文物,使原来的奇器珍玩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为清代的汉学研究开拓了先路。 第二,创造了传拓文字和绘制图形的方法。依据拓本刻本上石,以求长久。用画图描写每一器物的形状体制,并说明尺寸、轻重,以及出土地点、收藏者,款识则摹写文字。 第三,肯定了古代器物的名称。如钟、鼎、鬲、甗、敦、尊、壶等,都是古器自载其名称,宋人因以定名的。 宋代金石学著作的学术价值 一、宋代金石学著作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研究古器物的成果,它标志着对古代器物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二、作为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宋代金石学著作从侧面反映了宋代史学研究的状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研究宋代的史学史、学术史等的途径。 三、宋代金石学著作不仅仅开拓了金石学的领域,同时它为后代金石著作的编纂提供了一种模本。 四、金石学著作区别于其他学术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图文并茂,其中的图录包含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的信息。 金石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原因 内在原因 外在原因 怀疑精神的普遍流行 知识阶层的精神追求 传拓技法的高度发展 (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 文化政策的诱导影响 人才资源的不断增长 论宋代金石学的衰歇 宋代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金石考古之学,在宋徽宗时有了极大的发展,但也是其衰歇之始。其在南渡后逐渐走向衰歇,原因大致有三: 一、古器物来源大大减少; 二、南渡史家注重当时的近现代史,而无暇顾 及前代制度; 三、学者反思靖康之祸,以徽宗好古器为其失政之一端而不再热心。 赵焕换 制作者 解释金石学 宋代金石学研究历史及主要著作 宋代金石学研究代表人物及宋代学者研究的主要成绩 宋代金石学著作的学术价值 金石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论宋代金石学的衰歇 “金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曾巩的《金石录》(其书不传)一书,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名称???? ? 所谓“金石学”,是以传世的或少量出土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金)和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 金石学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铜器 碑石 竹简 甲骨 玉器 砖瓦 封泥 兵符 明器 钱币 玺印 画论 书论 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古代人类所遗留之材料,凡与中国史有关者,谓之中国金石学。 --------《中国金石学概论 》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前,以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近似欧洲的铭刻学,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研究对象属零星出土文物或传世品,未经科学发掘;偏重于铭文的著录和考证,以证经补史为研究目的。形成于北宋,至清代正式有“金石之学”的命名。 宋代金石学、考古学发端于宋真宗时期对古铜器的研究。 一○○○年(咸平三年),乾州获得古铜鼎一件,方形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真宗命儒臣考证,验其款识,认为是“史信父甗”。把古代器物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还是朱仁宗以后的事。 研究历史 刘敞《先秦古器记》——宋仁宗时,刘敞和欧阳修大力搜集古代器物,进行著录和考订。一○六一年,刘敞出任永兴军路安抚使,长安的古墓荒基很多,经常出土古物。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