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与论文写作——认知理论与语言认知分析教程.ppt

学科前沿与论文写作——认知理论与语言认知分析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b.他们在辩论中失败了/指挥汉奸文人围攻左翼作家/这几句话击中了要害/对他的论点提出挑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撤回对你的批评/抓住他的问题放大炮/中苏大辩论没有休战/对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予以坚决回击/批评的火药味愈来愈浓 可见人们实际上就是把辩论中的所作所为也看作是“战争”。这种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就是“隐喻”。 通过具体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是人们最一般的认知方式。因此语言中的“隐喻”最常见的也就是用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隐喻另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语言中可以用“相对于人而移动的东西”或“人相对于它而移动的东西”来隐喻抽象的“时间”概念,如人们常说“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美好的日子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等,也可以说“走近香港回归的日子”,“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等。再比如语言中用“上下的高度变化”隐喻抽象的“数量”概念,如说“物价上去了”,“道琼斯指数跌到了谷底”等。 此外我们也有理由猜想,当前理论物理学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就是建立在“爆炸”的隐喻之上的。因此有人认为,离开隐喻也就不可能进行科学创造,所有的创造性工作都要凭借隐喻表述,即使像空间、时间、物质等基本的物理学概念也都带有隐喻表述的特点。 自然语言中更是有很多现象可以通过隐喻的作用来分析和说明。 比如对“习惯用语(习语)”的理解和分析就常常要借助隐喻。人们在理解表示极度愤怒的英语习语“flip your lid(掀掉壶盖)”,“blow the stack(烟囱爆炸)”,“hit the ceiling(直弹到天花板)”时,其实就是依据“愤怒是封闭在容器中的加热液体”这一隐喻和相关的意象来理解这些习语的意思的。“液体封闭在容器中加热”这是一个普通的心理意象,人们对这个意象的部分知识包括:加热到一定程度,强劲的气流会使容器爆炸或将容器盖掀掉。上述隐喻就是将关于这个意象的知识投射到人发怒时的身体状况。 即使是“语法结构”,也包含大量隐喻现象。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假说,人的语言能力就是人的一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一部分。既然人头脑中的概念和概念结构本质上都一定具有隐喻的性质,那么语言中的语法结构自然也就具有隐喻的性质。比如下面的例子: (11) a1.小猴子在马背上跳。 a2.小猴子跳在马背上。 b1.The little monkey jumped on the horseback.(小猴子在马背上跳) b2.The little monkey jumped onto the horseback.(小猴子跳在马背上) 前面说过,像(11a)这样的汉语句子的语序结构,主要是符合“时间顺序的象似原则”,也就是先发生的动作表现在语法结构中语序在前,后发生的动作表现在语法结构中语序在后:这就是隐喻在语法结构上的一种体现。而像(11b)这样的英语句子看起来语序并没有变化,但其实又符合“位置模拟的象似原则”,也就是动词作为“中介物”(类似于粘合剂和介绍人)的位置介于两个被联系的物体之间:这同样是隐喻在语法结构上的一种体现。 认知语言学认为,形式语言学理论把句法独立出来甚至作为核心自治系统,再分成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的部分,完全是人为的或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已。实际上词法、句法、章法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句法和语义,句法和词汇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分界;语言的意义跟人的知识和信仰系统分不开,纯语义知识和百科知识也不能截然分开,语义和语用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分界。因此从词法到句法到语义再到语用,这是一个渐变的连续统。事实上大量语言现象的结构规律并不能只从句法角度来分析和解释。比如下面两组句子: (3)a.小李打算马上动身。 b.小李说服小王马上动身。 c.小李答应小王马上动身。 按照形式语言学的解释,之所以上面(3a)中“动身”的是“小李”,(3b)中“动身”的是“小王”,原因在于要看其中哪个成分离动词“动身”更近,这就叫做“最短距离原则”。可是这种规则就似乎解释不了(3c),因为其中“动身”的就并不是距离近的“小王”,倒反而是距离远的“小李”。所以认知语言学认为这种区别更多需要考虑语言的功能和词语的差异,也就是说(3)a-c,都是说话人在一定场合做出的一种“言语行为”,其中的区别在于“打算”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意愿”,这类行为的动作者当然就是表示意愿的施事主语“小李”;“说服”则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指令”,指令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求被指令一方执行某个动作,这类行为中 这类行为中的动作者当然就是接受指令的对象;而“答应”表示的是说话人的一种“承诺”,承诺的先决条件是许诺者认为自己能够执行许诺的动作,因此这类行为的动作者就是承诺者本人。 正是这种词汇搭配的差异才造成了(3)中相同结构变换形式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