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解析版)

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 高二年级 历史 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 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是洋务的“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故B项错误;军事为主,民生为辅不符合“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故C项错误;D项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故错误。 2. 下图是中国唐代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何时成为现实( ) A. 19世纪初 B. 19世纪中晚期 C. 20世纪上半期 D.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电的出现应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以选B。 3. 进入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 ②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③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④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行了一些列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四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等,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的发展,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准确掌握题干的时间要求,即新时期,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的成就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4.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有这样的描述:“军人们听到拿破仑被任命为共和国第一执政时,都高兴得眉开眼笑。因为他们第一次看到他们同行中的一个人能够主持国政。”拿破仑能够成为第一执政的社会环境是(  ) A. 法国保王党人急需复辟专制制度 B. 反法联盟反对法国实行共和制 C. 拿破仑通过战争赢得了崇高威望 D. 法国需要强权人物来维护利益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保王党人的叛乱在1795年就被拿破仑镇压,故排除A项;法国实行何种政体与反法同盟无关,排除B项;C项是主观条件,不是社会环境,排除C项;拿破仑能够做第一执政是由当时法国内忧外患的社会条件决定的,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D符合题意。 5. 下图所示的通讯器材,是现代人普遍使用的通讯工具。从科技的角度而言,这一通讯工具的科学基础主要源于(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 世界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 【答案】B 【解析】图示为手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手机的产生基于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通讯技术产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点睛:本题近现代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有清晰的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到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以此作答即可。 6. 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 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B.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 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 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答案】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的司法改革 7.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 A.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 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 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D. 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答案】A 【解析】“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是指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在其它任何地方建立起来的类型国家。宗教改革后,欧洲很多国家都已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B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